English

中国需要重新“发现儿童”

2010-05-25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今年“五一”长假,我去了世博园,一天的参观,让我大开眼界。这次我亲眼看到,所谓“发现儿童”,在西方许多国家,是件实实在在的事,是真正对儿童有了一种自觉的尊重,把儿童生活完全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

在白俄罗斯馆,整个外墙涂满了童趣盎然的儿童画,进得馆去,走廊、门框、墙面等都画着色彩艳丽的

童话形象,精彩的民族舞表演也有童话的情节。隔壁的波黑馆墙面上也都是相似的儿童画,让人望去心花怒放。捷克馆在小卖部里有大家熟悉的小鼹鼠,这是捷克画家兹德内克・米莱尔的创造,现已成为全世界儿童最喜爱的形象。丹麦馆排队更长,主要原因就是有根据安徒生童话雕塑的美人鱼铜像。西班牙馆内容丰富,但在一个最宽敞的大厅里,出现了让观众眼睛一亮的形象――小米宝宝,这是根据一个真实的孩子做成的巨大娃娃,能做出各种复杂的表情,稚拙可爱,让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美国馆给观众安排了三个短片,第二个是政论性纪录片,其他两个片子中,儿童都是主角……

我想,这些国家的布展人员一定不会搞错,他们到上海来,是开世博会,不是开儿童博览会。但他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关乎儿童的。他们习惯于通过儿童的语言来表述最重要的思想(如美国),也会毫无愧色地把献给儿童的艺术当作本国的最高艺术成就(丹麦),他们让全世界和自己一同享受童趣(如白俄罗斯),他们也都把儿童的创造性思

维看作未来的希望所在。看来,只有到了这样的程度,才真正可以说是“发现”了儿童。

我是一家日报的副刊编辑。按照通例,我们只有在每年的六月一日,才可在版面上刊发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平时则都是成人题材,儿童诗、儿童故事等是难以插足的。

为什么在我们这样的国度,会本能地觉得儿童题材放不上副刊版面呢?因为本来就不重视。我们是把儿童排斥在自己生活之外的,觉得他们的思想、生活都是“不足挂齿”的。至于儿童文学,那是教育不懂事的孩子的,为的是让他们多懂点道理;或者就是哄孩子的,免得他们来干扰大人。这样的儿童文学,水平当然提不高,水平不高,当然进不了高档文学刊物,更遑论成为“国宝”了。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我们真的需要重新“发现儿童”――不是在学理层面,而是在整个民族意识的层面。

(《文学报》5.13 刘绪源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