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人才争夺战进入“摇篮时代”

2010-06-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才之争愈演愈烈,大学甚至中小学校也逐渐成为“战场”。

美国IBM公司于2005年宣布在中国启动“人才孵化计划”。该计划主要是与中国最顶尖的一些大学合作,每年挑选10多名软件和工商管理方面的顶尖学生在IBM中国研究中心做项目开发。

相比企业对高校优秀人才的

争夺,美国人的“英特尔奖(西屋奖)”,则更像人才收割机,在全球中学生中找出优异的“苗子”。

武汉工程大学原副校长桂昭明说,“摇篮抢才”是发达国家常见的引才方略之一。现在,发达国家已不仅仅局限于争夺现成人才,而是把目标放在了中小学生身上。他们寻找、预订儿童中的天才,甚至还给正在上学的初中生“预付工资”。

现在,包括微软、谷歌在内的多家国际知名公司均效仿“西屋奖”,在中国创办类似的奖项。试图将更多的中国未来高科技人才纳入旗下。

“中国还缺乏自己的‘西屋奖’。”业内专家表示。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网民人数已突破4亿,然而,软件人才却严重缺失。像百度这样的本土IT企业,往往为吸收不到高技术人才而头痛。

桂昭明认为:“‘抢青苗’现象说明,发达国家从世界范围内吸引人才的政策不仅不会改变,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强。为化解国内人口急剧减少但人才需求又急剧增加的矛盾,他们不得不将争夺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年龄段提前。”在人才争夺愈加剧烈的国际竞争格局中,中国需要作出面向未来的战略抉择。

(《中国青年报》5.24王国强等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