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支鏊子,家家摊煎饼”,早年间,山东临沂的媳妇有个必备手艺――摊煎饼,这一习俗在当地流传了数百年。近日,临沂蒙阴县一家煎饼企业呼吁为煎饼申报“非遗”,希望有一天临沂煎饼能跻身国家级“非遗”名录。
临沂煎饼“申遗”,让中国民俗学会首席顾问宋兆麟想到了天津小吃。“天津一下子报了三个
食品类项目能否跻身于国家级“非遗”名录,主要看它的制作技艺是否有全国性影响,能否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色。例如,北京烤鸭、东来顺涮羊肉等项目,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重要地位,因此被收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饮食类项目申报的幕后推手主要是企业。“广东某茶饮料申报成功后,知名度提高了,利润提高了100倍。”在利益驱使下,企业争相效仿。
宋兆麟说,各地方申报项目必须准备文本和宣传短片,一个项目申报花销不会少于10万元。去年“非遗”申报了3600多项,成功申报的只占其中15%。也就是说,浪费金额多达3亿元。
(《深圳特区报》5.27蒋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