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志的丽江挂职之旅

2010-06-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5月23日,央视新闻人王志从云南丽江市副市长的挂职岗位上低调离职。

“不作秀”

从2008年12月到今年5月,王志

在丽江市政府任副市长一年半,成了很多人称呼的“王副”。丽江市政府给他配了专门的秘书,还有专门跟他的副秘书长。不过,新闻人王志成为“王副”之后,便把不接受采访、不作秀,作为他对自己新角色的一个最重要的定位。

一年半来,“王副”只开过一次媒体见面会,那还是在丽江市外宣办的人员建议下安排的。当时有记者想让他拿着任命书拍张照片,“王副”说:“我不想作秀。”上班首日,面对跟了他一整天的记者,“王副”讲得更直接,“我讲大实话,我就是不乐意你们整天盯着我。”他甚至拿过记者的照相机,删掉了一张他本人的照片。与他几乎同时到云南宣传系统任职的前新华社记者伍皓说,王志的低调是对个人形象太看重。

尽管如此,王志在离职之际,还是不可避免地尝试到了媒体的杀伤力。媒体报道了他在丽江挂职一年的政绩。马上有当地官员对媒体表示,“报道放大了王志的政绩,王志对丽江招商引资和对外宣传是有贡献,但他是在各级各部门配合和支持下完成的,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一位当地官员说,这类政绩报道让王志很尴尬。

总说自己“不懂”

在王志成为丽江市副市长时,外界一度感到诧异,为什么王志能从一个主持人,一步跃为副厅级?

“副市长只是个职务,实际上是智力和技术扶贫。”和王志一样,有着到丽江挂职经历的上海同济大学教授刘光富说,中组部和团中央对这类挂职有明确要求,就是发挥博士所学,服务西部建设,“不是要让我们去那里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来。”王志拥有电视新闻学博士学位,他在省政府挂新闻办副主任、外宣办副主任,作为丽江副市长,他协助分管广播、电视。

不过,这一年多来,从云南省到丽江市,王志怎么发挥电视新闻学博士之长,为云南省和丽江市做贡献,采访中很难找到实例。因为王志很谦逊,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自己“不懂”。

有意思的是,原单位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记录片《怒江故事》到昆明开研讨会时,惜言如金的王志感到“不讲两句说不过去”。对这部记录怒江建水坝之争的片子,王志盛赞其鲜明、客观,如果自己是决策者,看完《怒江故事》后会很赞同大家的观点,“人人可以争论,但要讲依据。”

云南省宣传部门的官员告诉记者,王志大部分时间在丽江。一次省里想到央视做烟草的宣传,央视来了人,王志陪同接待。刚报到时,王志跟新闻办的人打过招呼说,如果有事情跟央视沟通,需要时可以找他。

王志做的一些事情看上去虽然简单,但在残疾人书法家和志刚看来,不乏智力含量。和志刚说,在王志的促成下,他已经三次代表丽江参加对外活动。两次都是在央视,宣传丽江的节目,也是王志的主意,让他在现场写书法。“为什么政府里面其他人想不到,王志就想到了?”所以,周围一有人议论王志是来镀金,和志刚就为他抱不平。

“是来学习的”

王志来到丽江后,除了“不作秀”,“来学习”是他另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外界舆论并不认为王志到丽江挂职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有人甚至戏称,鉴于王志有碰硬骨头的经验,应该让他协助副书记分管政法委、主管双规办。网友希望他能“代市民质疑”,“成为一个改革者”,“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然而事实证明,既然是挂名做官,其主要任务是多听多看。一个低姿态的“王副”更受欢迎。

王志刚到丽江,曾被王志无情质疑过的丽江文化人宣科就提醒过他,要多下基层了解情况,“别以为少数民族老百姓都在说你好,搞不好他们是在骂你,反正你也听不懂。”王志听完连声称是。宣科现在觉得王志做得很好,“我发现他会变哦,肯下到老百姓那里去,不再是电视里高高在上的样子。”

名人王志

王志终归是个名人。这一年多来,这个身份对挂职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智力扶贫的博士身份、副市长的干部身份。

王志说,要用自己这张脸为丽江换些真金白银。在名人效应的问题上,他非常高调,从不回避。据了解,这也是丽江官方对王志挂职期间最大的期待。在他之前主管招商引资的副市长,主动提出这工作由王志来分管,因为招商引资需要关注度。丽江方面的领导希望王志能多到北京跑跑。

王志确实为丽江拉来了一些投资意向,比如已被广泛报道的风力发电项目。不过,丽江市政府一位官员告诉记者,目前他

引进的招商项目风力发电只是签订了意向,钱还没有到位,是不是投向那个项目, 也没有最终确定。他说,这些事情不是王志能定得了。“那些大老板投资是讲究回报的,不可能只是冲着王志。”

有评论人士认为,如果王志挂职,只是去拉拉项目,那与副市长的应有职责相去太远。但丽江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杨智远有不同看法。他说,挂职也就一年,一年能干些什么,干到什么程度算好,没有评价标准。在过去的一年中,研究室也由王志分管。王志挂职可以称得上是个成功的例子。“他至少办了些事情,出面给我们要了一辆车。”

王志离开丽江后,和丽江市政府过去的同事们极少联系,对记者的短信和电话,也未有任何回复。理论上讲,他将回到原单位央视。

(《南方周末》6.10 赵蕾 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