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王跃:不一般的“80后”

2010-06-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莫斯科时间6月3日13时50分许,随着“火星-500”试验舱最后一道舱门缓缓关闭,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正式踏上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拉开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的帷幕。

俄罗斯从世界各地4000多名候选者中,最终选出包括王跃在内的6人乘组。

商测试成绩最高

高额头、浓眉毛、厚嘴唇,笑起来憨憨的模样,这位1982年出生、来自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的王跃,是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的航天员教员。

“火星-500”对志愿者选拔的要求非常严格,不仅不能有器质性疾病,就连脚气这样的小毛病都不算合格。20多项医学检查一项不漏,连睡眠监测也加入其中。很多志愿者候选人对这样苛刻的条件望而却步,而王跃却奇迹般一路绿灯走下来。像CT、核磁共振等检查,别人或多或少有些小问题,但王跃很完美。

参与国内选拔工作的教员杨月虹记得,在70多名志愿者中,王跃当时的智商测试成绩最高。尽管先天聪颖,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却是踏实苦干。组织航天员训练时,很多设备说明书都是英文的,王跃不放心,主动加班翻译成中文。

去年11月,听到选拔志愿者的消息后,他加大了体育锻炼强度。原本就是旱鸭子,却要挑战高难度。“有一天晚上,我们喊他出来吃饭,他告诉我们实在吃不下了,原来是游泳时喝了一肚子水。”同事姚志说。两个月下来,游泳卡上的45次记录全部勾满。

喜欢文史会打球

同事张相说,王跃是个充满热情的人,事事爱钻研但不偏执。对文学、历史、音乐等题材的广泛兴趣,使他散发出不一样的气质。

在志愿者登记表中,王跃写道:“我喜欢彼得大帝,喜欢高尔基,喜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业余时间,他经常拉着同事谈文学,谈古诗词,有时候自己默默在笔记本上写上几句小诗,自诩“有诗人的气质”。他爱看历史,喜欢从历史中总结借鉴经验。去年底,单位组织了学习实践活动研讨交流,他从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联系到国外航天发展史,侃侃而谈,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在单位,王跃是篮球队后卫。女同事有时嘲弄他“要身高没身高,要速度没速度”。他笑称自己“是用意识打,用脑子打”。在KTV里,他也是名副其实的“麦霸”。即便兴趣这么广泛,王跃还是埋怨天赋被埋没。“我最喜欢的还是画画,可惜小时候父亲背着我给我报了‘小记者班’,不然我可能成画家了。”

有同事评价王跃,“他口琴吹得动听,也喜欢唱歌,很有激情”。

今年春节前夕,王跃来到莫斯科参加体检和培训。为了节省科研经费,他选择了一处相对便宜的租住屋,距俄罗斯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所来回有3小时车程。每天一早来到培训地点,他都是爬上13层楼。当天培训完以后,还要整理日志,向国内报告当日情况。一天下来,身心疲惫,回到住处,常常顾不上脱去外衣,倒头就睡。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志愿者陆续淘汰,他却经受住了考验。出色的表现让俄罗斯教练也禁不住竖起大拇指,第一时间告诉中方参试项目主管:“你们的这个志愿者OK!”

孝顺的孩子

“他是个很孝顺的孩子。”采访时,几乎人人都给出这样的评价。去年盛夏,航天员选拔训练研究室主任吴斌一上班打开办公室门发现,王跃躺在椅子拼凑成的床上。一问才知道,父母从江苏老家赶来看望王跃,北京航天城地方偏僻,周边没有旅馆,为了让父母住得舒服些,他把父母安顿在自己的宿舍,自己谎称住在同事家。第二天早上,还若无其事乐呵呵地接父母出去玩。

他的母亲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当时听到这个事,我就忍不住哭了。”

今年3月,俄罗斯组织野外生存训练,王跃和其他志愿者在雪深过膝的针叶林中生火堆、搭帐篷、抬担架,夜里还要值夜班,雪水倒灌进靴子,脚冻得快失去知觉。训练结束后,他给吴斌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俄罗斯的生活很累很苦,但我经受住了初步的考验,在外国人面前没有丢脸。我要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人好样的!”

 (《辽沈晚报》《深圳商报》5.23 6.4 杭春燕 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