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如何理财才能越理越多?这除了理财技巧,更重要的是理财心态。这心态,就是淡定。
不愿错过,还是错过
不少投资者认为理财就是为了发财,把投资当成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不愿意有“空窗期”。陈小姐就是如此。她侥幸在股市3300点时
事实上,像陈小姐这样的大有人在。他们见股市上下起伏,急于抢反弹,没想到越套越多;见基金净值不断缩水,煎熬难忍,干脆赎回;即使购买理财产品,也只看预期收益率,忽视潜在风险,结果遭遇零收益。
只想逐利,结果无利
吴先生炒股多年,感觉靠炒股发财很难,总像乘电梯上上下下,最后弄个不输不赢。从股市撤出资金后,吴先生开始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他看好证券类产品和结构性理财产品,因为它们的收益可能远远高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但今年证券市场呈现出震荡下行的格局,证券类产品受伤严重,不少产品在前5个月净值缩水超过10%,其中以挂钩证券市场的收益最“惨烈”。此外,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也令人失望。今年1~5月结束的高预期低收益的产品共计有42款,其中结构性产品占大多数。
吴先生购买的理财产品尽管不全是零收益,但综合算账,总收益比不上存银行定期。
淡定心态,顺势而为所谓淡定理财,就是顺势而为。在当前市道低迷时,选择稳健保守的投资之道,同时降低收益预期。
稳健投资者可以购买保本基金。保本基金一般偏债券类,承诺在一个保本周期内保本,基准收益对照银行存款利率。现在发行的保本基金有一个较好的建仓期,即使净值暂时跌破1元,在保本周期内也有可能扭亏为盈。因此保本基金市场销路很好,行情好时,保本基金也有不俗业绩。如果愿意承担一部分风险的话,选择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一年期收益可达4%以上,3个月的收益率在2.4%~2.6%。虽然是不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但其实风险是比较低的。
淡定还是一种坚持,表现在目光长远,不计较一时得失。即使在市道低迷时,也不轻易改变长期投资策略。比如,坚持基金定投。通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可以帮助投资者有效控制短期波动风险,使投资者获得股票市场的长期平均回报率。(《解放日报》6.19汪敏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