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2011-05-05 来源:文摘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对生意人来讲,拆迁是机会,这意味着经常纠结在古宅买卖中的文物、产权方面的麻烦事被提前扫清了,剩下的只是价格的拉锯战。

    杜家老宅的剩余价值

    张祝安走进浙江东阳市洞口村杜家老宅的时候,像到亲戚家串门一样熟门熟路。“来了?随便看随便看!”杜家主事人杜永进热情地迎上来招呼。这段日子各地口音的陌生人隔三差五就来几个,都是这房子的潜在买主,杜家人对售价的期望不断提升。

    做古宅修复生意的张祝安来得尤其频繁,里里外外已经看过好几次。

    从洞口村村口举目一望,沿山坡排布的全是三四层高的红砖楼,都镶着蓝玻璃,外楼面也像是说好了似的任红砖裸露。杜家这座木结构宅院像个孤岛,维持着一个古村落的最后尊严。

    没有搭上前一拨儿拆旧建新的热潮,杜永进坦承,并不全然是出于对辉煌祖宅的留恋,而是没有分到足够的宅基地。到如今,还剩5口人住在这里,杜永进他们夫妻俩住东厅,儿子住东厢房,西厅如今住着杜永进二叔的孙子,还有一个81岁的婶婶住在西厢房里。如今杜永进也庆幸没有早点拆掉或卖掉老宅,不然,哪有现在这么奇货可居。

    因为洞口村整体搬迁终于在今年确定,杜家老宅终于等来了发挥剩余价值的机会。在对面山坡上那片已经平整的新村用地上,让杜家悬空了好几年的宅基地终于要落地了。而这笔建新房的费用,杜家希望能充分利用老房子,卖旧房的钱抵得上建新楼的钱。这次拆迁同样也是张祝安的机会,这意味着经常纠结在古宅买卖中的文物、产权方面的麻烦事被提前扫清了,剩下的只是价格的拉锯战。

    灰色交易的兴起

    洞口村距东阳市只七八公里,村口两侧的浮雕迎宾仙女正对着东阳到义乌的公路,这几年眼见这条路越来越繁忙。东阳到义乌的逐步靠拢终于蔓延到洞口村,村旧址计划兴建一个工业园区。东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东阳市博物馆馆长陈荣军说,东阳老城区改造、新农村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最快的这几年,也是明清古民居消失最快的时期。

    张祝安之所以看上杜宅,还因为这种标准的房子在浙江已是凤毛麟角了。喜好收藏古宅的义乌艺术品经营协会秘书长俞峰认为,退后20年,浙江古建筑水平与徽州相当,只是徽州没有工业基础,仍然走文化、旅游路线,古建保存较好。

    古宅买卖市场的催生,由近几年传统家具木雕市场推动,也由陈荣军所说的近几年老城区改造、新农村建设中借力。杜永进、张祝安、俞峰——卖家、修复重建人、买家,从古村落到“百工之乡”东阳,再到藏富于民的新兴商业地义乌,恰恰构成了一个商业链。

    在这一链条上,陈荣军所代表的文物部门似乎被忽略了。从理论上来说,文物保护当然是不可逾越的,俞峰、张祝安或者一线收房人甚至将它列为“第一障碍”,但实际操作中却是个灰色地带。“‘挂牌’为文物的,有国家级文物、省级文物、市级文物和文物保护点4级,东阳古建筑属于这4级的加起来只有207座;还有1560座古建筑没‘挂牌’,只列入文物普查登记。”陈荣军说,“挂牌”的当然按法律不能买卖,只登记没挂牌的,他们就只能劝说无权阻止了,更别说那些仍散落民间未登记的了。

    很显然,古宅买卖市场的兴盛,客观上加剧了明清民居的消失。

    原址保护,李宅的另一种选择

    李宅,一个由李姓家族组成的村庄,其古建筑群落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之列。在周边拆迁改造的不断吞噬下,李宅的完整简直是个奇迹。

    村口的老年活动中心原来是村里最早的祠堂,张祝安对老年协会会长李美余介绍自己,“李谷香是我的舅公!”张祝安说,开明绅士李谷香对保护李宅古建筑群曾经做出过贡献,因为当时日本人过来的时候,他做出一种敲锣打鼓欢迎的姿态,使得村中建筑免遭战火涂炭,而这段故事又遭到过别人的误解。李美余证实了这个故事。

    李美余带我们一路穿行李宅的骄傲——花台门、文昌阁、世尚书门坊、集庆堂东三幢、李氏宗祠、新厅、小宗祠,一幢幢次第相连,这里面的生活也维持着传统的方式和节奏。他补充说,“文革”时的村委会主任是保护李宅的又一人。

    如今,这一力量的代表是李宅老年协会,他们也进驻了最能象征宗族的600多年历史的大祠堂。这座1530平方米的宗祠依山而建,南低北高,逐“进”增高,后堂则被改造成活动室、图书室等现代功能,年节时还有远近闻名的花灯。

    2008年升级为省级文物给李宅带来了向文化旅游进发的机遇。在这一年,集庆堂“东一台”首先争取到了省文物局下拨的维修补助经费,恢复了本来面貌。它虽不像清代民居在细节处极尽繁复之能事,但整座建筑有种简洁之美。“十台房子”竣工于明朝正德年间,由当时李氏宗族十兄弟的家庭分别居住,如今只保存有东边3台,是东阳最古老的民居建筑。

    “现在东二台的维修进入了尾声,马上今年又要修东三台了。”陈荣军说,修两台花了300万元,省里就投入了200万。在这三台房子修复的激励下,村里的老年协会集资了将近100万元,下一步的目标就是重建白花厅。十台房子修好后,每侧都有走廊前后连通,“下雨都不用打伞,就可以在房子之间穿行走动”。

    整个李宅都在期待,它能成为与东阳的卢宅、横店齐名的景点。张祝安也已经跃跃欲试,老房子在这里或许不能买卖,但是李宅有一个庞大的古建筑群亟待修缮,或许能成为他在古建筑交易黄金期过后的新生意。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7期 贾冬婷 丘濂)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集采目标应是实现高质量药品的可及性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光明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