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本页位置 > 文摘报
《文摘报》
2011-05-10 来源:文摘报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94岁的原馥庭从抗战开始到1960年阎锡山去世,担任秘书20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阎锡山。到台北采访他,他特地带我到台北市一家山西饭店吃午饭。

    阎锡山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6期,留日时,受孙中山共和思想吸引,加入同盟会,他们一批留日陆军士官学生在东京组成“铁血丈夫团”,且掌握着地方军事,实力非常强。

    虽然一直是掌握军权的“地方诸侯”,但在山西当首领不容易。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山西一直处于战火中,没有安顿下来。光是1912年到1927年北洋15年,山西就被进攻过10次。在外人眼里,他这个“山西王”很风光,但在我们这些身边人看来,他其实是个劳碌命,这一辈子做官做得很苦。

    也许是因为对这一切已经厌倦,阎锡山很早就决定离开台北,他就是要主动做出退出政治的姿态。

    在台北待了半年后,他带着我们搬到台北市郊的菁山居住。这里一片荒芜,非常偏僻,交通不便,平时进城要步行30分钟才能到达公路,附近也没有村落。

    阎锡山租了这块地,盖了9间房子,以茅草为顶,竹片糊泥为墙,房子十分简陋,台风又把草顶给吹掉了。有一次屋里还漏了雨,我们就撑了一把大伞,挂到他床上头。

    为了对抗台风和地震,阎锡山让工人就地取材,用石头水泥又建了5间房。蒋介石曾经给他阳明山的另一套房子让他住,阎锡山谢绝了。

    当时,山上没有电灯,没有自来水,喝的是用竹管接的泉水。不久,蒋氏夫妇上山去探望他,回到台北后,蒋介石就让人装了一个军用电话,以解决和外界的联络问题。陈纳德和夫人来山上探望他时,赠了一台发电机,可是阎锡山为了节省用油,仍然点蜡烛工作,直到3年后电力接通。

    为了改善生活,我们自己在山上养猪养鸡耕地,一梯一梯地种橘子。跟随他到台湾的侍从人员有四五十位,他用不了那么多警卫,为了替大家张罗生计,他还曾开过印刷厂。但后来,他也养不起这么多人,很多老部属也慢慢地离开了。

    那时候,我也多少有些动摇,犹豫着该不该继续在山上待下去。一个朋友希望我到台北一个机关里做事,我跟阎锡山提了此事,他听罢沉默了许久,说了句:“你不能离开我。”我就留了下来。

    阎锡山在菁山一住就是10年,一心读书写作,非重大的活动不轻易进城。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晨7点起床,然后写作。午饭后休息两小时,下午会见客人,或者读书、思考问题,晚上22点准时入睡。

    外界都以为阎锡山很有钱,但到了台湾来看,他的生活非常简单,家庭也是非常普通的。他和家人并不亲近。他的第一位太太在太原抗战第二年就去世了;后来又娶了一位,这位夫人和他同岁,家里非常有钱,她没有生孩子。他们向来不住在一起,阎锡山只有星期六下午才和太太见一面,一直这样好多年。1952年左右,这位夫人去世了。

    1959年,阎锡山77岁。一天晚上,他写作完毕,准备上床休息时,忽感心脏不适。第二天,便到台湾大学附属医院检查身体。经医生诊断,已患有比较严重的心脏病。他住院了一个多月,因记挂着他尚未完稿的《三百年的中国》一书,没等痊愈,便匆匆赶回了菁山。

    有朋友来信对他说:“你在台湾寂寞,可以参加宗教活动。”阎锡山回信说:“我一天到晚忙得很,并不寂寞。估计再有三年五年,就把该写的写完了。”

    阎锡山平素话不多,会客室门上写着三个大字:“持得住。”跟随他这么多年,我几乎没有几张和他的照片,因为怕打扰他,不敢提这样的要求。

    阎锡山一直患有心脏病,但他把注意力都放在写作上,医生劝他住院他不肯。1960年5月20日,蒋介石有一个庆祝会,阎锡山因为重感冒加上气喘,就没有参加。第二天,他的身体就出了状况,浑身出汗,在床上坐也不行、躺也不行,我们把台大医院的内科主任请来,医生让他马上进医院接受治疗。等到了医院,人已经不行了……

    阎锡山的墓地就选在他生前居住的菁山草庐后,我们挑了两样东西随他下葬:一支是他平时记东西用的钢笔,非常普通;还有一把剪刀——他生前一个人闲着想事情的时候,经常拿这把剪刀剪胡子。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8期 原馥庭口述 李菁主笔)

页面没有找到
  1. 请检查网址是否正确
  2. 光明网导航
  3. 直接输入要访问的内容进行搜索

[值班总编推荐] 直播带货虚假宣传何时“下线”

[值班总编推荐]

[值班总编推荐] 坚持高水平开放,共促普惠包容的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