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断高涨的学费,中国青年依然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的大学甚至中学,中国教育应该反思自己的吸引力了。
2011年4月,Vivian正式告别了在美国将近5年的留学生活。
Vivian想起2006年自己以学者交流身份刚来美国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北亚)的情景:那一届,来自中国其他院校一起前往北亚的交流生一共12人。到了学校,她知道那里的中国留学生满打满算也就三四十个。
然而,中国学生数量在2008年秋季激增到了246名。2009年夏天,Vivian再次回到这个美国学校读硕士时,惊讶地发现学校的中国留学生数量翻了一倍。
据有关部门日前公布的全国性报告显示,2009/2010学年度,全美各大学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人数接近13万,首次超过印度,成为美国第一大生源国。
本土学生叫苦不迭
美国大学理事会2010年的一项报告指出,美国大学近年来学费持续上涨。该理事会公布的《大学费用趋势》报告显示,2009年秋天,四年制公立大学的平均学费上涨6.5%,本州生的学费涨到7020美元,外州生则为18548美元;私立大学的平均学费则上涨了4.4%,达到26273美元。
让美国学生和家长叫苦不迭的是,备受工薪阶层青睐的公立大学的涨幅超过了私立大学。焦虑成为家长和学生最为普遍的情绪。而这种情绪的来源就是金融危机下,为筹措学费而面临的巨大压力。
对比私立大学,公立大学受到州政府预算大幅删减的冲击,不得不调涨学费作为维持运作的必要手段。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连续三年,公立大学的学杂费涨幅高于私立大学。其中各州的涨幅不一,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纽约州和华盛顿州公立大学的学费涨幅都超过了15%。加利福尼亚州的情况最糟。由于州政府面临破产危机,加州大学系统2010年调涨学杂费9%,今年仍在调涨。美国大学学费这种“大跃进”式的增长,早已经引发学生的强烈不满。许多州的大学生和教师向州政府官员和立法者发起挑战,反对削减高等教育经费和学费上涨。
中国学生闲庭信步
相比美国公众对于大学学费涨价的焦虑情绪,中国学生和家长的态度则缓和很多。这点从中国留美学生年增30%的数据就能看出。
资深海外留学顾问廖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美国调涨学费基本不会影响中国留学生,但可能会对工薪阶层家庭的孩子有影响。”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下,很多美国高校纷纷削减奖学金,降低运营成本,加剧了留学生申请奖学金的难度。即便如此,学费涨价对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不会造成大影响。现在中国内地的家长和学生考虑最多的是该不该出国,该去哪里,读些什么,以及未来发展的计划。学费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Richard,浙江人,现正在申请美国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高中毕业时,他拒绝了学校保送浙江大学的机会,最终选择了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计算机工程专业和数学专业。在美求学期间,他自学考取了金融分析师等执照,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是要进军华尔街。“当初选择来美国读本科,是为了能够更方便地申请美国大学研究生。有了本科的经历,对于我自己在今后学业和择业的发展都有好处。”
当问及学费问题时,Richard说,“学费每年都在涨,但是我不觉得那是大问题。我自己也有做助教,所以生活费什么的,不是大问题。”
近年来,奔着美国名校去的学生和家长越来越多。除了对教育质量的追求,国内教育资源的稀缺和巨大的竞争压力,也是促使优秀学生申请美国名校的两大原因。
与“精英”渐行渐远
伴随着汇率降低、签证通过率提高等一系列利好消息,人们都说留学美国的春天到了。然而,根据调查,2010年美国排名前50的高校招生数量并没有增加,今年美国高校尤其是名校的录取率还可能降低,竞争将更为激烈。
从去年的录取情况看,美国前50名学校以及一些热门专业,如金融工程、计算机、教育专业等,已经在无形中提高了招生条件,学校对专业背景的要求比以前更高。那么,中国年增30%的大批留学生都流向了哪里?
有专家指出,中国留学生不仅遍布那些知名大学,同时也出现在不少偏远的大学。“物以稀为贵”的古训永远有效,随着留美大军的日益壮大,海归与精英的距离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海归成为“海待”。
“很多留学中介与一些美国学校都有挂钩关系,送出去的学生质量比较低,”廖女士说,“而且现在申请留学去美国的不光是学习好的,还有一大批在国内没考上大学或考不上好大学的学生。”
最新数据显示,留学美国的中国本科生在过去5年增长了4倍,去年已超过4万人,成为美国最大的本科留学群体。其中80%以上的学生通过中介申请,而每找来一个学生,不少美国大学也付给中介报酬。若中介帮助学生拿到奖学金,有时还能提成10%。许多中介公司为了获得高昂的中介费和提成,为申请者包揽了一切手续,包括填写申请表格、代写材料、申请奖学金以及安排签证,务必使申请者成功拿到录取通知书,顺利通过签证,至于学生的质量如何就另当别论了。
到了美国再考托福
由于国际学生的学费比美国本土学生要高出2~3倍,许多美国大学为了招揽国际学生,设立了直属的语言学校。有些在国内没参加托福考试的学生,可以在学校的语言机构学习一个学期或一年的英语,再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的正式专业课程。
不用托福成绩就能申请到美国大学,这样的条件非常诱人。但是,虽然语言机构与学校直接挂钩,但学校最终需要考察学生有没有语言能力,能否通过托福考试。这种语言机构的收费要比一般的预科学校高出许多,几乎与大学学费不相上下,但是却不能保证学生在一年后进入专业课程。
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派”(Program in Intensive English,简称PIE)就是这样一个语言机构。“派”的前任主管兼教授说:“每学期开学,我们都会先进行一次自主的托福考试(并不是官方的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提供的考试机会,但是题目都是从往年的官方题库中抽取),通过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大学的专业课程,没有通过的学生会按照成绩编入不同的班级。”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录取本科生的托福成绩是525分以上,或者是机考托福成绩70分以上。根据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派”设立了四个等级的班级。从“学前班”(托福400分以下,机考30分或以下)到桥段班(托福490~524分,机考57~69分)。
“派”为学前班学生设立的课堂时间是一周20~25个小时,为一段班的学生设立的课堂时间是25~27个小时。显然这些时间是不够的。在“派”学习了一年,最终没有通过托福考试的王同学说:“课堂上的托福练习根本就不足以帮助我们应付真正的托福考试,而且平时练习的都比考试的简单很多。”
就读于北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酒店管理系的李诗(化名)说:“我2006年8月来的美国,在‘派’学了4个学期才正式上专业课。第一学期没过的时候想着放弃,但是坚持下来了,第二个学期第三个学期还没过的时候,又想着都已经付出那么多了,不能就这么放弃了……”
即使到了美国,也并不意味着就能在正常的4年内拿到大学文凭。5年?6年?耗费的除了金钱,还有宝贵的青春。面对放低了的美国大学录取门槛,中国留学生是不是应该多些慎重?
与中国13万留美学生相比,美国在华留学人数仅有1.3万。面对不断高涨的学费,大量的留学生(其中有相当数量“低龄学生”)依然源源不断地涌入美国的大学甚至中学,中国教育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吸引力了。
(《新民周刊》2011年第23期 范思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