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史海钩沉
宋氏老宅百年风云
 https://www.gmw.cn 2012-02-16 21:25:35 来源:光明网-《文摘报》

    宋氏家族发祥地

    1886年1月,在美国度过8年传奇生涯后,宋氏家族创始人宋耀如被美国基督教监理公会派回中国昆山传教。

    1887年10月,26岁的宋耀如与18岁的姑娘倪珪贞结为夫妇。倪珪贞乃名门之后,父亲倪蕴山是上海伦敦会天安堂牧师,母亲徐氏的高祖是明代礼部尚书徐光启。

    1889年是促使宋耀如命运发生转折的一年。当年4月,岳父倪蕴山去世;7月,长女宋蔼龄在昆山出生;他的父亲韩鸿翼也在当年去世。一时间宋耀如内外煎熬,首尾难顾。他决定退出基督教年议会并定居上海,因没有住处,他与妻子暂居苏州河北岸虹口美租界东有恒路朱家木桥一带的岳父母家。

    淡出传教事业后,宋耀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实业经营。

    大约在1891年至1892年间,宋耀如在他岳父母的宅边,建起了自己的住宅——一座被称为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楼居室,门牌号码为东有恒路628C,就是现在东余杭路530号的宋氏老宅。据回忆,它是一幢建在上海闹市区以外的中西合璧式小洋楼,中间有内天井,外面有较大的花园菜圃。房间宽大、光线充足敞亮的二层楼房,仿照欧美中产阶级所居住的房屋式样。受当时在上海盛行的石库门住宅的影响,于是出现了内天井的做法。这是符合宋耀如这个在中国出生而受西方教育人物特点的。

    虹口宋宅是宋耀如夫妇最早的住宅,他们在此居住20年,宋家六子女均在此诞生。

    孙中山革命活动秘密据点

    宋耀如定居虹口的时期,正是中国民主革命风起云涌、渐入高潮的时期。1894年春夏间,孙中山偕陆皓东来沪寻找上书门径,抵沪后结识陈廷威、宋耀如。孙中山和宋耀如都是广东籍,都有海外求学经历,都信仰基督教,思想旨趣和价值观基本相同,遂一拍即合,彼此引为同志。孙中山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失败后,折返沪上,直至同年秋通过郑观应设法代领到护照,离开上海赴檀香山,在沪上盘桓数月之久,其间,曾数次应邀入住虹口宋宅。

    当年,清政府在中法战争获胜情况下卑怯求和,孙中山闻讯甚感悲愤,后曾言:“予自乙酉中法战败之年,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孙中山将革命思想付诸实践,举动就是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创建兴中会,而从孙中山回忆1894年在虹口宋宅与陆皓东、宋耀如“初谈革命”、“屡作终夕谈”来看,虹口宋宅的“终夕谈”显然是促使孙中山下决心将其革命思想付诸行动的重要动因之一。

    产权诉讼风波

    据考证,宋家大约在1912年二三月间迁居到了法租界宝昌路491号。但1918年5月,宋耀如因患肝癌不治身亡,倪珪贞率未婚子女迁居到宋耀如买下产权的西摩路139号花园洋房。

    宋家迁居后,虹口的宋氏老宅一直被用来出租给住户收取租金。1937年日军侵占上海,宋氏家族成员陆续内迁或转往香港,失去了对虹口老宅的控制,以至于抗战胜利宋家返回上海后,为收回虹口宋氏老宅的产权和处置权,与当时的住户发生了一起诉讼案。

    原来宋家迁居后将虹口宋宅委托给宋子安的律师徐士浩经租管理,租给了一家香烟厂。其间,东有恒路628C宋宅的门牌号被拆分成东有恒路530号,526弄25、27、29、31号。日军占领上海后,虹口宋宅被日本海军复兴班攫去,委托日本居留民团管理,由日侨居住。汪伪政府成立后,虹口宋宅被转交伪上海市财政局管理经租。

    1946年初,宋子安委派律师去虹口宋宅现场查看,发现房屋破败不堪。5月8日,宋子安致函行政院分配上海各机关房屋委员会,言东有恒路530号、526弄25、27、31号门牌房屋系其祖产,“上述房屋现已陈旧,如不急行大加修缮,难免有倒塌之虞,业已委托工程师进行领照,不日动工”,要求该会“核准免除统一承租,以备进行修理工程”。宋子安未等该会批复,就安排进行房屋维修。维修过程中,宋子安被告知曾有一名行政院分配上海各机关房屋委员会林姓工作人员前去调查,称该屋系敌伪产业,按规定必须重新分配,要求停止房屋维修。8月9日宋子安致函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国桢,要求尽快核准其对祖产进行大修并免除分配的请求。8月23日,该会一名黄姓副主任委员批示派调查员关英杰督察调查处理此事。

    关英杰迅即开展调查,于8月26日报告称:东余杭路(抗战胜利后,东有恒路改名为东余杭路)526弄25、27、31号三户“系战前房客,始终未迁,持有业主协兴地产公司续订租约”。530号住户为合众鸡鸭行老板方昌扬,于6月底迁入,7月1日与协兴地产公司签订租约后开始装修。7月中旬,行政院分配上海各机关房屋委员会调查员林启云奉命对东余杭路一带七八十幢敌伪房屋进行调查,至东余杭路530号时,发现房屋正在大修,工程甚大,遂入内询问,得知此屋原系敌伪居住,即告以此屋属于该会重新分配范围,且租约订于7月1日有违该会章程,奉劝停止装修,以免无谓损失。后得知该屋系宋子安祖产后,当即填表登记后离去。次日,林启云赴协兴房产公司账房证实后,未再干预该屋装修,现已修毕。

    关英杰称,8月26日其一早赴江西路181号会晤宋子安的代表李冠儒,李告知他,宋子安现已赴京,临行前“尚以催询贵会早日核准免予分配为嘱”。当日其返回单位后又质询了当事人林启云,林启云告此系其照章办事,初不知此屋为宋氏祖产,待方姓老板声明后,已“深悔代抱杞人之忧,为多事也”。

    关英杰的结论是:“综合以上情形,林同志系普遍挨册挨号调查,宋先生原函所陈系出误会。”

    9月初,吴国桢亲笔致函宋子安:“子安吾兄大鉴:8月9日大函敬悉,东余杭路530号及526弄25、27、31号房屋,既属香烟工厂并经敌伪产业处理局发还产权有案,自当免于分配。”至此,虹口宋宅的产权才算真正得到了落实。

    落实产权惊动了吴国桢,落实使用权则惊动了法院。据上海档案馆藏档案记载,1946年12月25日,由于居住于东余杭路526弄29号的租户沈炳泉、沈志标、毛文海、陈宝海以及31号的租户严铸庚、金志良以拥有合法租约为由拒绝搬迁,宋子安以“东余杭路526弄29号及31号房屋系原告祖产……彼辈均与原告并无租赁关系,显属无权占用,侵害原告之产权”为由,将其告上民事法庭。案件正在诉讼时,宋子安查悉“另有被告施阿康、林治、李华萱,忽于最近分别占据东余杭路526弄29号及31号房屋”,遂于1947年4月10日将其追加为被告,合并审理。上海地方法院经过五个多月调查审理,于1947年5月29日作出一审判决:“被告等迁让出屋,并负担诉讼费用,以维护产权。对于迁让部分,原告愿提供担保请求宣示假执行,实属德便。”

    但租住526弄31号的被告金志良、李华萱和林治对一审判决不服,聘请律师于当年12月26日提起上诉。

    李华萱诉称,其于1935年3月8日向被上诉人经租人徐士浩律师承租现东余杭路526弄第31号房屋,定期3年,至1938年3月15日期满,有期约为证。八一三事变时,其避居于旧租界内,命仆人金志良看守该屋,战事结束后,其复返回该屋居住。后虽赴内地服务,但金志良始终留守该屋。租界沦陷后,曾将该屋之一部借予内地逃沪难民居住。抗战胜利后,临时借予后方来沪接收之同事居住,但目前已全部迁出,并无顶让之事实。且于沦陷时期迫于环境,向伪市政府渝产管理委员会登记、立约、付租,足证并无不再使用该屋之意。李华萱辩称,1938年租约期满时,上海邮局及各法院尚能行使职务,被上诉人并未通知或诉请迁让,显已同意延长租约,成为不定期租赁。被上诉人宋子安系党国要人宋子文之介弟,在本市旧租界置有花园洋房,其本人现在美国居住,目前系争之房屋,乃一非常陈旧之中式房屋,甚至连卫生设备亦付缺如,绝无收回自用之理,将来亦不过仍以转租他人为目的,并不能获任何巨大之利益。而上诉人则无辜遭受重大损害。

    上海市高等法院遂依据“民事诉讼法460条”,于12月31日作出终审判决:“原判决关于上诉人部分废弃。被上诉人前废弃部分之诉及假执行之声请均驳回。第一、第二两审诉讼费由被上诉人负担。”宋子安输掉了这场官司。

    亟待保护的民主革命历史遗产

    1949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宋氏家族的成员,除了宋庆龄,其余或移居美国,或败退台湾。就这样,虹口宋宅连同它的经租管理公司一起,被收归国有,由虹口区人民政府房地局管理,与其它普通民宅一起,分配给民众居住使用。

    如今的虹口宋氏老宅,外观和内部看起来破旧不堪,但基本结构未有大变。

    (《文汇报》2.10 黄亚平)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