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的“类社会资本”
王尚银等在2012年第1期《社会科学战线》上说,中国传统社会以先在型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于西方的后建型关系网络,西方社会资本理论并不能准确描述、解释中国熟人社会的社会资源。为此可以用“类社会资本”来界定中国熟人社会的关系、网络人情等。“类社会资本”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社会性。“类社会资本”以先在型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为基础,在农业生产、政治生活和较少的商业活动中继承、扩展并培育血缘、亲缘、地缘的社会关系和网络,而先在型血缘、亲缘、地缘社会关系网络遍及中国传统社会各处。二是资本性。在熟人社会,社会关系和网络在维系和扩展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必然会换来高于此投入的回报。
从“账房”先生到会计师并非简单直线过渡
魏文享在2012年第2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上说,记账一业,中国传统上称为“账房”。会计师在英美的关键在于“认证”(Certified)和“公共”(Public)之属性。传统“账房”先生或受雇于商家,或栖身于作坊,直接受命于固定业主,甚至由东家亲任、掌拒把控;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在于明记开支、核定成本,既有学历规定,又须接受政府认证。从“账房”先生到会计师,并不是简单的直线过渡,而是在清末民初新的市场条件下,记账方式转变及财务证明的需求推动职业属性分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