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十年代末开始的经济困难时期,正好我在中央商业部饮食服务局供职,这个局负责管理全国的饭馆、旅店、理发、照像、洗染、浴室及修理服务业。当年有好几桩事,至今记忆犹新。受先前“大跃进”思潮的影响,有些事还历经周折,如今回想起来,更是感叹不已。
用“白地霉”制“人造肉”
1960年,各种物资尤其是食品普遍匮乏,北京市民每月每人供应猪肉只有2两。肉荒对饮食业的打击最大,以至许多饭馆都成了只卖大锅菜的食堂。
有一天刚上班,领导很神秘地叫我马上跟他走。我们驱车来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交谈之后才知道,该所研究出一种新的微生物,好像叫什么“白地霉”。这个白色菌种,无毒无害,只要置于淘米水中就能繁殖,更重要的是它的口味很像猪肉,如果加上淀粉和色素,做成猪肉形状,可以成为一种“人造肉”。领导命我详细记下该菌种培养繁殖的方法和程序,并随带一小瓶母菌回去,准备找一家饭馆试做。临走时,研究所的人叮嘱我们,这项技术目前属于绝密,务必控制知情范围。
回到局里汇报后,觉得在北京试做容易张扬出去,决定去天津找一家不起眼的饭馆来试验。先是特意洗出淘米水,用试纸测好PH值,投入母菌,启动鼓风机送气,步骤全对,可水中就是不起泡沫,这表明菌种繁殖太慢了。众人见状挺着急,我心中也没数。过一阵我突然记起,微生物所的人曾讲到,用淘米水做培养基,是因为这个菌种有嗜糖的习性。于是我大胆提出,赶快在水中加糖。经过几次增量放糖,泡沫出来了,试验总算勉强“成功”。又经厨师加上淀粉、藕粉和着色,终于做出红白相间、红烧肉状的两盘“人造肉”。
带样品回京经领导品尝时,觉得虽有猪肉的口味,却无猪肉的口感,特别是还要加那么多的糖,糖也是紧缺食品,一时恐难大面积推广。最后决定只在北京三家小饭馆的点心中,先掺点“人造肉”菌种试卖,看看食客反应如何。然而,推出后乏人叫好。
这起“人造肉”的“发明”,幸好只是小范围试验,后来不了了之,没有铸成大面积瞎指挥的后果。
打出“三张牌”劳而无果
对饮食业的猪肉供应虽有指标,但常常缺货欠账,使得许多饭馆还不到打烊就没荤菜供应了,顾客很有意见。对此,只好出台一些补救措施。
一是规定上饭馆吃饭,主食也要收粮票。这一招虽然缓和了无肉可供的矛盾,但却使饭馆的营业额直线下滑,带来了全行业的萧条。
二是分导顾客对肉食的消费需求。就是着力在主食花样上做文章,以主食来吸引顾客。那时对居民宣传的口号是:“低标准,瓜菜代”,提倡多吃瓜菜,而对饭馆的口号则是“粗粮细做,素菜荤吃”。要求运用烹调技术的革新,把粗粮做得更好看更好吃,把素菜多加调料,尽量做出点荤味来。这些隔靴搔痒的方法,最终落得劳而无功的结果。
三是打出“改善服务牌”。1960年春传来上面精神,要求商业部门承担起“组织人民经济生活”的任务。大家感到纳闷,柜台仓库没东西,拿什么去“组织人民经济生活”?回答是,越是物质缺乏,越要用精神去服务好。那年代,许多人都信“精神万能论”,于是就千方百计想如何“空着手去服务”的点子。主要包括:派厨师下工厂集体食堂传授厨艺,丰富饭菜品种;接受单位职工来餐馆包伙;开展送货外卖。这几条的初衷自然是从便民考虑,问题是那时连白菜、萝卜都难保证供应,再好的厨师下去也“难为无米之炊”。至于单位职工,哪有经济能力上饭馆包伙、买外卖?再说,饭馆的职工人数不多,都有本职工作。现在要他们下食堂,送外卖,搞包伙,一两天还可以,时间长了,哪能吃得消?
眼看饮食业解困之招未能见效,正逢那年从古巴进口了一批白糖,国家出台高价糖果,敞开供应以回笼货币,收效不错。于是饮食业解困最狠的一招——高价饭馆,终于出台了。
尽管当时人们的购买力水平较低,但也许是长期难吃肉,大家太馋了,加上吃饭不收粮票,所以高价饭馆开放初期,真是门庭若市,一扫饮食业萧条的窘境。这样的好景大约持续了大半年,多数人常上高价饭馆当然吃不起,所以顾客也就渐渐少了。
“革新”出的“万能灶”成了爆炸炉
也是1960年,各行各业掀起技术革新热潮,饮食服务业也不例外。天津有家饭馆“革新”出一台“万能灶”,就是在炒菜灶炉膛的四周,用钢板焊出一个以炉膛为圆心的双层圆水箱,利用炉膛炒菜时的燃火,对水箱中的水加热,再把产生的蒸汽和热水,引出去供蒸煮、洗碗、消毒等之用。当时对其功效的评价极高,故称“万能灶”,部里为此专门开了现场推广会。
这种所谓“万能灶”,要讲优点也算有,用热水确是方便了。但人们发现,炒菜的炉火不够旺了,需要勤添好煤,才能保证煮饭时间和连续炒菜用火的需要,实际上反而更耗煤。加上水箱中出来的热水,时冷时热,蒸东西还得另烧水。还发现有的饭馆“万能灶”在使用中竟发生了爆炸,幸好没伤人。后来我参加商业部与劳动部联合组织的“万能灶”调查组下去检查,发现多数“万能灶”的钢板焊接不达标,又没有减压阀和除垢装置,实际上是一种存在安全隐患的土锅炉,虽然已经花费不少钱去推广,最后只好叫停了。
除此以外,饮食服务行业当年还试造了好多种土机器,例如和面机、包饺子机、切菜机、削皮机、洗碗机、洗衣机、自动洗头机等等,因为是土法上马,许多工艺都不成熟,比今天的类似机械差得很远。但在那种“革新”热和急于报功的心理驱使下,这批缺乏科学论证和实践验证的“革新成果”,还是被推广下去了,不仅请人画图纸、出书,还拨出了专用钢材和木材安排制造。后来知道,这批土机器,都成了摆设品而被丢弃。
(《世纪》2012年第3期 李景端)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