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弹指一挥间,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已经过去了整整50年。
由于中国方面长期争取同印度恢复和维持友好关系,对那一仗采取低调处理,在公开媒体上很少谈及,社会上许多人不大了解此事,且对一些决策很不理解。
建议遭拒
中印两国之间的边界,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划定过。两国长期以难以逾越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为大致的分界,形成了传统的习惯界线。
当年,中国的战略重点主要是应对美国及其支持的台湾当局的威胁,本不想树敌于印度。但印度不满足于在中印边界东段享受英国殖民当局划下“麦克马洪线”而留下的侵略成果,还要在西段阿克赛钦地区再挖一块。
1959年春,西藏叛乱全面发生。解放军追击向印度逃窜的叛乱武装时,接近“麦克马洪线”,在线北的朗久地区同接应叛匪出逃的印军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接着,印方武装人员入侵新疆的空喀山口,向中国边防人员开枪,挑起了流血事件。
空喀山口事件后,毛泽东的着眼点是努力避免再次发生冲突。除迅速释放被俘印方人员外,1959年11月初,毛泽东提出建立一个“隔离带”的设想,即按照双方实际控制线,两国武装力量各自后撤20公里,让双方拿枪的人脱离接触,这样就打不起来。但印方既不肯后撤,也不肯谈判。毛泽东要求中国单独采取行动,将部队从实际控制线后撤20公里,使双方在中印边界脱离接触达两年多。
为和平解决边界问题,1960年4月,周恩来又一次访问印度,再次提出以互谅互让的态度解决边界问题。但最终,印方的态度(“东段已占的是我的,西段没占的也是我的”)使中方不可能接受。
忍无可忍
1961年西藏平叛结束后,解放军在西藏的驻军缩减到只有两个师,在中印边界西段还撤出了前沿哨所。当时,中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经济困难,对外则同苏联的矛盾公开化,导致安全环境恶化,在西部边境便力争不出现冲突。
正是看到这一点,尼赫鲁(当时的印度总理)政府于1961年11月起在中印边境西段开始推行“前进政策”。印军随即深入阿克赛钦地区,建立据点,实行蚕食入侵。
1962年开春后,新疆军区部队发现印军已入侵设立许多据点,马上报告中央。毛泽东修改确定了“决不退让,力争避免流血;犬牙交错,长期武装共处”的“二十字方针”。新疆军区边防部队在印军各据点对面也设立了哨所,以不开火的对峙进行遏制。
印方却将中方的忍让克制视为软弱可欺,6月间,印军在边界东段也越过“麦克马洪线”,在克节朗河边建立据点。根据军委的命令,西藏军区派出一个连,于9月8日进入当地进行武装侦察,并在择绕桥边建立哨所。当天,印度政府便进行战争动员,调动步兵第7旅进驻克节朗地区。
据杨成武(时任副总参谋长)回忆,当时前沿哨所的电报直接发到总参值班室,他接到后往往只过几分钟就向毛泽东汇报,包括印军向我军哨兵扔石头、挥舞刺刀等挑衅细节。毛泽东听取报告后特别嘱咐,打第一枪必须经过他的批准。
9月20日夜间,印军偷袭摸哨打响了第一枪。解放军一个代理连长牺牲,被迫进行有限还击。
面对印度方面屡屡入侵并拒绝谈判的态度,毛泽东考虑了许多天,最终果断下决心,实行自卫反击。
见好就收
10月20日,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部队在中印边界东西两段,对入侵印军发起了全面反击。反击作战的第一天,西段印军主要据点便被扫除,东段的印军精锐第七旅基本被歼。
第一阶段反击结束后,10月24日中国政府又向印度提议谈判,仍然遭到拒绝。不仅如此,印度还调动援兵到边界。
从11月16日开始,中方进行了第二阶段反击,在瓦弄方向击溃印军一个旅,在西山口——邦迪拉方向歼灭了印军最精锐的第4师的主力。当时解放军只投入四个师的兵力,可谓小试锋芒,无论大仗、小仗却都取得压倒性胜利。印军损失近万人,其中被俘3900人;中国军队伤亡2400余人,无一人被俘。
中国军队的反击作战,范围只限于传统习惯线的中国一侧,并未进入印度境内,印方却出现了一片惊慌。当时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军队会乘胜深入印境。
然而,中方考虑到惩罚性打击的目的已达到,于11月21日突然宣布停火,并从12月起至翌年3月,将部队撤回到1959年11月时的实际控制线本侧20公里之后。
打过实际控制线又撤回来,这是中共中央在反击开始时便确定的决策。
当年毛泽东曾总结说,对印自卫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这一仗是服务于政治目的的,主要是在国际上打下对方的嚣张气焰,教训其不得再超过实际控制线进犯,并不是想以此解决边界问题(事实上也解决不了)。
(《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第42期 徐焰)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