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岂止一字之差
——“礼义之邦”与“礼仪之邦”考辨
 https://www.gmw.cn 2012-12-25 15:23:05 来源:文摘报

    我国被誉为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然而,国人却不知从何时起,将“礼义之邦”误为“礼仪之邦”。殊不知“礼义之邦”与“礼仪之邦”虽一字之差,但涵义万殊,境界之高下何止天渊。

    “礼”和“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号称“国之四维”的“礼、义、廉、耻”,“礼”、“义”居前两位。

    “礼”的意涵是“所以事神致福”,也就是通过祭祀以达福祉。何谓“义”?《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义”的意思就是“宜”,即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大致与儒家“中庸”的思想相同。由此再引申出诸如“仁义”、“道义”、“礼义”、“正义”、“忠义”、“情义”、“义士”、“义学”、“义理”、“义务”等极其丰富的意涵。

    礼义所表示的含义有“礼义廉耻”、“礼义教化”、“以礼治国”等,几乎涵盖了儒家关于人伦、天道、政治、社会、文教、风俗诸多方面的基本精神。可以说,礼义的思想,就是儒家的思想;礼义的精神,就是儒家的精神。

    而“仪”的意义指向十分清楚而单一,即仪容风度,也就是具体的礼节和仪式,如揖让、鞠躬、衣着的讲究、辞令的尊卑等。“礼”、“仪”连属为一个词,其含义也同样明确而单一,所表达的意涵,就是具体的礼节、礼貌或礼仪活动、礼仪形式。

    总之,“礼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重要概念,而“礼仪”是“礼”的表现形式或具体仪式,其含义明确而单一。“礼仪”包涵在“礼义”之中,“礼义”的内涵远大于“礼仪”。如称吾国为“礼仪之邦”,无异于说“中国人只会打拱作揖”。可以断言:“礼仪之邦”的滥用是完全错误的。

    (《光明日报》12.17 王能宪)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