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 聚焦 社会 法制 健康 文坛 学林 环球 万象 文体 生活 科技 财经 养生 解密 人物 地理 特别推荐

墓志铭与墓碑文考辨
 https://www.gmw.cn 2013-01-01 20:24:12 来源:文摘报

    墓碑

    墓碑的使用是在东汉以后。东汉之前,碑的用法典籍记载有三种,一是作为测量时间的工具,竖立在宫室前测量日影。

    二是在宗庙前用来拴牲口。碑上有洞,叫穿,意思是绳子可以从中穿过,拴住那些用来祭祀的牲口。

    三是用作下葬时绑系棺椁的柱子,一般竖立在墓的两旁,其规制在等级社会中有严格的规定。天子可以用四个木碑,穿六根粗绳子下葬,而到了低等级的士,则不能有碑,只能用手挽着绳子下葬了。

    从这些记载来看,石碑是用在宫庙前面的,而墓地前的碑,为木质,没有文字,只起到承载棺椁下葬的作用。

    东汉立墓碑的习俗,应当和先秦、秦汉时期的刻石纪念、歌功颂德的传统有关。《墨子·兼爱》里有这样的记载:“古者圣王……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国家要刻石纪念,圣人要刻石明德。《礼记·祭统》说:“铭者,论撰其先祖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所以,刻字纪念成为传统。由于金铜材质的器物渐少,所以纪念性的墓碑就用石碑代替。

    墓志

    简单地说,墓志是埋在坟墓里的石碑,所以它的其他别称都带有入土的意义,如埋铭、葬志、圹志等。

    墓志在魏晋以后兴起发展。《宋书·礼志二》记载:“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建安十年(205),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曹操以禁止厚葬为名,禁止立碑,从而淡化士大夫们的群体意识,淡化世家大族的凝聚力。曹操立法的威严,使立碑之风受到遏制,但是人们依然按照立碑的风俗,把石碑立在墓地之内。这样,墓外无碑,而墓内有碑,一样达到虽陵谷迁改而勒石永旌的目的。

    魏晋时期的墓志,仿照墓碑而制,直立在墓内,不像后世的墓志都是平放。其形状比墓碑略小,一般高不过一米,宽不过半米。碑额有圆首或圭首。南北朝时期,墓志已经逐步确定了其形制。

    禁止立碑的政策至隋唐之时,已基本解禁。但是相较于碑,墓志的使用却更加频繁。明代的徐师曾在《文体明辨》里说出了原因:“勒石加盖,埋于圹前三尺之地,以为异时陵谷变迁之防。”竖立在墓地前的墓碑,会因为战乱灾害人事变迁等原因被损毁,而随同棺椁埋在一起的墓志,则一般不会被毁坏,它的长久保存性更强,所以,虽然禁碑之令后来有所松动,但墓志因为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被保存并传承下去了。

    墓碑文和墓志铭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其序则传,指碑文主要叙述死者的姓氏、籍贯、世系以及生平事迹等;其文则铭,是指后面还要配以铭文,以韵文的形式来对死者进行歌功颂德。

    墓志铭虽由墓碑文发展而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黄金明在《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中说得很详细:“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更注重铭颂德勋,墓志虽也记德铭勋,又很注重记事。就文体形式而言,碑文序韵散结合趋于骈俪,铭为四言韵文,墓志则以散为主,又有杂五言、六言、七言。碑文于序中更见辞彩,墓志于铭中更显文丽。”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文墓志铭的写作多以骈体韵文出现,内容隐恶扬善,意少语多,铺陈藻饰,成为一种程式。自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其写作侧重于平铺直叙,以散文为主,骈散结合,明白晓畅。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12.12 王珂)

版权声明:转载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字体: ]  [打印]  [关闭] 
 编者互动
 订阅购买
五朵金花

  《文摘报》集萃之《家庭养生》、《百病自疗》、《医生札记》、《法服务》、《作品屋》、均从近年《文摘报》中精选精编而成。
每本约200页 ,均为32开,定价:18元/本。全套5本。

合订本
2007年|2008年|2009年
订阅广告(破季)
 您喜欢的版
时政要闻 社会广角 法制纵横
健康之友 文坛走笔 学林漫步
环球博览 人间万象 文体时空
生活百科 科技视野 财经点击
运动养生 往事解密 人生舞台
人文地理 特别推荐 新闻聚焦


友情链接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青年网国际在线中国日报网中国经济网中国广播网
中国新闻网人民搜索盘古搜索百度新浪网搜狐网网易腾讯网凤凰网
版权合作 | 各地代印点 | 广告刊列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