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揖礼”源于周代以前。通常的“作揖”就是抱拳拱手,抱拳是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是将抱拳在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一般施于平辈之间。这种“左手抱右手”的作揖方式称为“吉拜”,《论语·微子》中就有“子路拱而立”的记载。反之,如果换成了“右手抱左手”,那可就变为“丧拜”了。
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作揖可分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土揖是拱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拱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拱手前伸稍向上举;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众人一次作揖三下。《秋官司仪》还对前三种作揖方式作了诠释:“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此外,还有长揖,即拱手高举,自上而下行礼。
至于妇女的行礼方式,则与男子有很大区别。到了唐宋时期,民间白话小说有了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后来人们把她们所行的礼也就叫“万福”了。所谓“万福”礼,即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半握拳)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
不过,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曾提到,女子也行“作揖”礼,并指出:“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但是,唐宋以后流传于民间的白话小说并不支持这种说法。
宋代《京本通俗小说》卷十五中有《错斩崔宁》一篇,其中记载了当时男女相见各行其礼的情节:“那后生放下搭膊,向前深深作揖:‘小娘子独行无伴,却是往那里去的?’小娘子还了万福道:‘是奴家要往爹娘家去。因走不上,权歇在此。’”从中可以看到,在当时,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还了万福”。
清代《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沈琼枝看见两人气概不同,连忙接着,拜了万福。”
中华传统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今人在继承传统文化时,不能凭空臆造,特别是媒体、影视作品有重要的示范作用,须严肃、慎重行事,否则造成混乱、误导,就十分令人遗憾了。
(《文汇报》2.13 陈效师)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