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政府的标准
杜飞进在2013年第1期《学习与探索》上说,当前,中国依法行政的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究其根源,这与人们对什么是法治政府、什么是衡量法治政府的标准存在着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密切关系。法治政府的标准可以界定为四个方面,即权从法出是法治政府的根本,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核心,服务、参与和诚信是法治政府的生命线,行政救济是法治政府的要义。如果不符合以上四条标准中的任何一条,那么,所谓的法治政府就不是真正的法治政府。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爱民主义”
杜贵晨在2013年第1期《河北学刊》上说,“爱民”一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爱民”之义,古代文学中多表达作“为民”,唯《三国演义》《歧路灯》等小说中不乏“爱民”之说。《歧路灯》写谭绍衣作为主人公谭绍闻的对照,办案中“曲全生灵”,又写季刺史“午夜筹荒政”等,更是中国古代堪称以“爱民”为“主义”的长篇小说。《歧路灯》的“爱民主义”有其历史的、时代的、个人的、文学的渊源,有首创和示范的意义,但也有受封建制度约束和“清官”思想的局限。
西夏的汉族和党项民族的汉化
史金波在2013年第1期《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上说,西夏的汉族与主体民族党项族关系密切。党项族因受到汉族的强大影响,在物质生产方面,在衣、食、住、婚姻等风俗习惯方面,甚至在语言方面都在不断向汉族趋同。西夏灭亡后党项族在蒙、元时期有较高的政治地位,不少人流向内地。无论是留居西北还是进入中原地区的党项族后裔,都经历了更深刻的汉化进程,在明清之际多数融入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