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最能反映中国人的哲思
赵士林在4月3日《光明日报》上说,清明节是一个生与死的节日,它最能反映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按全国各地的习俗,祭品最后几乎都是要给子孙吃掉,有佑护后人的作用。国人的人生哲学有一种积极入世的情怀,比如踏青和扫墓可以同时进行;祭祀先人,怀念过去的亲人,是为了抒发活人的感恩怀念的情怀,也是为了让先人的保佑庇护使活着的人活得更好,更加珍惜眼前、珍惜生命。活着就好好做事——“立德、立功、立言”,死后就会安宁。“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达的是一种永生情怀。
从权力走向权利:转型经济和谐发展的枢纽
周冰在2013年2月《学术月刊》上说,转型社会的风险主要来自转型本身,其要害是经济社会的宪法性秩序能否顺利平稳地实现转换。计划经济的宪法性秩序是行政秩序,市场经济的宪法性秩序是法律和信用。前者的制度基础是国家权力,后者是普遍而广泛的私有产权,转型经济社会和谐有序的关键,是整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主导力量从权力转变为权利。
以“利益分享机制”助推中国经济走出“双陷阱”
李炳炎
王冲在2013年第2期《社会科学研究》上说,中国经济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同时还面临“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处,即“分配陷阱”。双重陷阱并非彼此独立,而是收入分配问题的一体两面。走出“双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是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公有制分享经济运行机制”;在公有制基础上全面引入“利益分享机制”,使职工收入与企业净收入挂钩,可以摆脱私人产权关系下的职工工资制度,从根本上克服私人产权关系下资本对劳动的侵蚀。以“利益分享机制”的推广激发经济的内生动力,不失为助推中国经济走出“双陷阱”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