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认为,战国末年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已享有“亚圣”尊号。也有人说,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孟子戴上了“亚圣”桂冠。其实,孟子真正成为“亚圣”是在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此时,孟子去世已1800多年了。
一、“孟子升格运动”的分期
首先使用“孟子升格运动”这一概念的是经学史研究专家周予同。该运动的目标是要将孟子由平民学者升为圣人、将作为子书的《孟子》升为经书。整个运动历经数百年之久,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唐朝中后期——孟子升格运动的初兴期
唐朝宝应二年(公元763年),礼部侍郎杨绾上疏建议把《孟子》与《论语》《孝经》并为“兼经”,作为科举考试科目之一。其虽未得准允,却发出了将《孟子》由子书升为经书的先声。
唐朝著名文学家和思想家韩愈(768~824)在其影响深远的《原道》《送王秀才序》《读荀子》等文中,提出“道统论”,并开列了“道统”人物名单。他认定孟子是孔子真正的也是唯一的传人。此说奠定了孟子升格的理论基础,揭开了升格运动的序幕。
唐朝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晚唐著名文人皮日休又一次提出将《孟子》列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建议。这一建议虽仍未获准允,但要求孟子升格已成为一种思潮,孟子升格运动已有一定声势。
第二阶段:两宋时期——孟子升格运动的全面推进期
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北宋景祐五年(公元1038年),孟子故乡兖州邹县建立了全国第一座孟庙。此庙由当时知兖州的孔子第三十五世孙孔道辅主持修建,后获朝廷认可。
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孟子》一书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其官学地位确立。以后,该书成为官办学校的主要教材之一、科举应试者的必读之书。
北宋元丰六~七年(公元1083~1084年),孟子首次受封官爵。宋神宗诏封他为“邹国公”,从祀孔庙。孟子开始被神化。
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孟子》被刻石,成为经书,列入儒学《十三经》之中。
南宋理学家朱熹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种著述结集在一起,并作了章句、注疏,合称《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人学习的“范本和定本”。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宋理宗下诏表彰朱熹的注解是“发挥圣贤之蕴,羽翼斯文”;在与朱熹后人谈话时,还说他恨不与朱熹同时。理宗的这些话,既抬高了朱熹,也提升了《孟子》的地位。这一时期陈振孙编撰的《直斋书录解题》把《孟子》列入经书类著作中。《孟子》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第三阶段:元明时期——孟子升格运动的延续期
宋蒙对抗时期,理学和尊孟之风已传到北方。元朝建立后,孟子升格运动延续。
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元朝恢复科举考试,以《四书章句集注》为命题依据。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元文宗加封孟子“邹国亚圣公”。
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明世宗更定孔子祀典,改孔子封号,作为从祀者之一孟子的尊号也由“邹国亚圣公”改为“亚圣”。孟子走完从平民学者转变为“亚圣”的漫漫长路。
二、“孟子升格运动”的成因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构建了以性善论为基础、“仁政”为核心、重视内心修养为特色的完整的学说,影响深远。《孟子》是儒学的重要经典,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历代注释不断,阅读者、引用者难以统计。“内圣”与“外王”构成儒学的主题。孟子更多地关注和发挥了“内圣”这一侧面。汉唐儒学重视礼制和教化,但安史之乱以及其后的社会现实表明,这种儒学作用有限,既不能真正“教化”人,更不能使天下长治久安,还难以应对佛教与道教的挑战。冯友兰认为,如要在儒家典籍中寻求一种可以抵消佛教影响,回答当时人们感兴趣的问题的书,“《孟子》一书,实其选也”。
(《文史杂志》2013年第2期 冯一下)
|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光明日报主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