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故事,说鞋不合脚,把脚打出了水泡,这是鞋的错,还是脚的错?脚说,我光脚的时候好好的,穿了这鞋才伤成这样。鞋说,我做出来的时候有板有型,明摆着一双好鞋,你码数不对,往里硬塞。
在鞋与脚的立场上,这种争吵永不会有结果。但鞋和脚的背后,做出选择和安排的其实是人。
这样一种比喻,放在道德沦落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中考量,也极有启发。道德在这里,就是人的脚。道德与人的关系,有鲜明的时代性,总是不断发展。从三从四德到女权平等,从剪掉喇叭裤到超短裙上街,仅仅是在性别关系和身体观念上,我们就见证了巨大迅速的道德变迁。
市场经济又是什么?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双鞋,它是先贤发现的关于财富创造的制度之鞋。它也有不同的码数,才能匹配不同的脚型。但我们总不能说,因为一双码数不对的皮鞋打破了脚,所以就要集体回到穿草鞋甚至光脚的时代。更何况,我们为什么挑不中一双合脚的鞋?我们为什么不能建立一个法治更健全、产权更清晰、竞争更平等的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
因此,讨论道德沦落是不是市场经济的错,我们当注意到改革和转型话语背后,那个一再缺失的人。今天,让中国人大为恼火的很多公共问题,表面看是由人们的公德缺失所引发,但事实上,这种失序的源头却并不是道德本身,而是来自于公共领域的治理乱象,尤其是公权力的不作为与乱作为。
(《中国青年报》5.15 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