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很多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就业,甚至“有业不就”。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缘于自身定位失衡,结构性问题明显。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政府和学校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些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后,并不被重视,没有人尽其用,他们完成三年服务期,有不少又开始重新选择工作。这样的基层服务,既没有改变基层的环境,又没有解决就业难。以至于现在有学生已经对这样的岗位不感兴趣。
从2003年起,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十分严峻,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可是采取的措施都只救急而不治本。以研究生扩招为例,一个十分重要的考虑就是为给大学本科毕业生提供一条出路,这和当初大学本科扩招,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就业难,提供“就业蓄水池”的思维一样。这种扩招措施,解决了一部分学生的“就业”,但制造了研究生教育的“泡沫”,进一步造成研究生就业难。只有推出治本的措施,就业难才可能得到缓解。
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就业中的机会不公平被认为是制造就业难的首要原因,只有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才能引导毕业生公平竞争。在目前就业难的背景中,大学毕业生要走出困境,政府部门责无旁贷。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发力,协调各方给大学毕业生创造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则需要政府推进公平就业,严格监管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查处就业中存在的歧视性政策和具体行为。不能一边喊着机会公平,一边对公然的就业歧视视而不见。
(《深圳特区报》5.28 尹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