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写于《袁枚评传》杀青之后

2002-11-10 09:32:00 来源:博览群书 王英志 我有话说

为袁枚写一本评传是我长期的愿望。七十余年前曾有杨鸿烈先生的《袁枚评传》问世,这是关于袁枚的第一本评传,其开拓之功令人钦佩。此书的袁枚年谱颇有价值,为后人研究袁枚提供了方便;评论亦十分大胆开放,富于启迪。但它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亦有许多不足。比如以年谱代替“传”,就无法描述袁枚的生平与思想的发展轨迹,更不能进行分析评价;评论部分则嫌粗略,注重资料而阐释不够;思想观点有些偏激;体例亦欠完善,等等。因此重写一本《袁枚评传》是极有必要的。但建国五十余年来尚无第二本《袁枚评传》问世,故我颇有弥补这一缺憾的兴趣。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命我撰写《袁枚评传》(属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可谓正中下怀,我未犹豫即应命。因为这将促使我对袁枚作更全面、深入的研究,也给了我满足宿愿的机会。
  
  把袁枚列入“中国思想家”,是“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主编匡亚明先生的卓识。尽管杨鸿烈先生早就过誉袁枚“是一位中国罕有的大思想家”,但其后数十年罕闻有人再称袁枚为“中国思想家”者,鲁迅说过“《随园诗话》,就不是每个帮闲都做得出来的”(《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此“帮闲”是指“献诗作赋”者,故以“帮闲”文人称袁枚还是比较客气的。而在“文革”前的有关著作中,袁枚则被加了许多恶名。即使“文革”后,在许多人心目中袁枚也只是个风流才子,或者是个性灵诗人,顶多是乾嘉诗坛的盟主而已,都是在纯粹“文人”的层面上大做文章。这对袁枚显然是不公正的,或者说知之不深。匡亚明先生拨乱反正,是十分正确的。因为袁枚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具体而言,我把袁枚定位为杰出的思想学术批评家,因为袁枚主要是在批判理学、汉学、以及佛教等学术思想中显示自己的思想观点的,是所谓破中有立。其思想不仅高出世俗,而且时时惊世骇俗,对封建传统思想具有极大的破坏性,这正是其思想的价值所在。而我们有时会发现袁枚的思想不无矛盾之处,又表明他是一个过渡时期的思想家,是他在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新旧思想杂糅,或者说旧思想尚未蜕尽而新思想还不稳定、成熟的反映,这是袁枚思想及其矛盾的时代意义。
  
  虽然是思想学术批评家,袁枚也有其思想基础为批评依据。我在其诗集中发掘了两句重要的诗,即袁枚对其思想的夫子自道:“问我归心向何处,三分周孔二分庄”(《山居绝句》)。我又替他改为“三分孔孟二分庄”(这更切合其实际),并以此为指针进行了探讨。袁枚思想基础确实是以孔、孟思想为主,庄子思想为辅。他既尊孔,以孔、孟思想作为批评理学与汉学的根据;又疑孔,大胆提出与孔、孟相对立的观点?显示出他思想反叛传统的近代色彩。而庄子的生死观、人生哲学等则影响了他的人生道路与生活方式及态度。
  
  但评传如何写却是令我踌躇的问题。理想的模式是评与传水乳交融,合为一体。但成功的范例似不多,因其难度甚大,容易顾此失彼,我初写评传,尚不敢尝试。常见的模式是传与评分为两块,这相对来说好把握一些。但传、评的分量亦各不相同;有的传甚少,论极多,类似于某某研究;有的传甚长,论较少,又近乎某某传记。我决定采取折衷办法,传占五分之二,评占五分之三。传主思想的非主要方面结合其生平于传部分穿插评论;思想的主要方面则于评部分专门阐释。这样或许更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我因研究袁枚多年,自以为对袁枚已很熟悉。但在动笔过程中,却发现对袁枚生平与思想中的一些问题其实尚未真正搞清,例如袁枚的辞官原因,袁枚的营财思想,袁枚与沈德潜的关系,等等,都值得再深入探讨。而像袁枚与扬州八怪的关系,袁枚的园林思想,袁枚的思想基础,袁枚的古文观等等,则是新课题,亦罕见有人论及。通过撰写此书,促使自己寻找答案,对自己是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袁枚评传》王英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40.00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