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注意力经济”唱主角的时代,文学的时尚化已经是不争的现实。时尚的特质注定文学的出版也要屈从于强大的商业理性:一部作品如果没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和良好的策划营销,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它将难以担负起作者和出版社对销售预期和市场反应的良好期待。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一部新作品来说,只要有一个好的“名头”就已经是成功的一半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拯救乳房》的定位似乎是成功的,出版社介绍它是“国内首部出自心理学家的心理治疗小说”;这是个绝对新鲜的概念,“国内首部”这个“拿摩温:和“心理治疗”这个充满中产情调的时髦概念,哪一样都足以“谋杀”读者的眼球。加上近期在各类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论的文学书名的话题,也为这本书的畅销造足了势。专家推介,媒体关注,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只剩下一个悬念挂在那儿:翻开书页,它能带给读者一个怎样的阅读之旅?
毫无疑问,一部好的小说得有一个新鲜有趣的故事内核,得有绵密老到的叙事、晴朗明丽的语言、深浅得当的意义,以及与当下的现实生活保持着的恰当的距离。很难想象,离开这些,这部小说还能好读,还能带给读者愉快的阅读体验。翻开这部《拯救乳房》,我们读到了什么?我们发现这个故事围绕对乳腺癌患者的人文关怀这个带有时尚潜质的内核展开,但作者的叙述并不从容。心理学博士程远青从海外归来;刊出广告,面向社会招募乳腺癌病人,组成心理治疗小组。公务员、老干部、硕士生、下岗女工、白领丽人、妓女……各色人等汇聚一堂,携带着复杂经历和对死亡的恐惧与抗争,在小组内碰撞成长。通读全书,不难看出,这样的故事架构形式其实是一种取巧的做法,一个心理治疗小组,把男人女人,时下社会阶层中,“从天堂到地狱”的各色人等一网打尽,便捷地构建出一个缩微的社会形态,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便于作者将“人文关怀”的甘霖事半功倍地播撒,把小说的现实意义迅速而直接地树立起来,在无数预先设定的价值和意义题旨下,小说的叙述变得如同滞重的脚步,毫无轻灵和从容可言,而且情节的设置也因此被迫屡屡改道。在意义的压迫下,小说情节的变化和叙事的展开成了可有可无的装点。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部小说成了一个巨大的关于意义的拼盘,“团体的力量”、“助人的快乐”、“成长的喜悦”、“人性的呐喊”等等被罗列在一起,盛放在一个叫小说的容器里。如果把每部成功的小说比喻成一棵枝叶纷披、果实杂间其中的生命的树的话,那么这棵树上挂满了关于意义的果实,而令人奇怪的是枝干之上只有少数不成气象的叶片点缀其中。文学性的枝叶稀疏凋零了,意义又栖身何处呢?
出版社为这部书量身定做的名头是“心理治疗小说”,现在看来这很可疑。既为治疗,就应该是一部技术性的文本所应该解决的问题,即使是关注心理问题,也不是一本文学作品所能承担的。文学的力量并不在于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而在于“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和感化。在这部书的扉页之后正文之前有作者毕淑敏的照片和简介,她既是国家一级作家,又是内科主治医师,还是心理学家。如此这般对作者多重身份的着重展示,其意义不言自明,就是勾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吸引读者翻开这一页,进入正文。但或许正是作者身份的驳杂造成了这部作品身份的混乱,将一枝技术性很强的苗嫁接到了一棵文学之树上,结果花非花,果非果。出版社给了这部小说一个响当当的身份,作者本人也拥有多重的身份,但不幸的是,身份的迷思成了这部小说最大的一个悬疑。
毕淑敏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作家,她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愉悦和惊喜,但我们实在不愿意通过这部小说来怀疑作者创作的态度和能力。在这个时代,时尚的潮流扰乱了文学的脚步,但读者的期待依然是那么地清晰。人性的温暖、生命的关爱,心灵的建设都能拯救一个关于乳房的沉重话题,而关于文学,我们依然期待激情的注入、心灵的恪守和清丽的演绎来拯救我们的阅读。
(《拯救乳房》,毕淑敏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