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形形色色的旅游(下)

2001-04-10 09:32:00 来源:书摘 陈刚 我有话说

我们的周围遍布着神奇———生活型

  
  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使不同行业之间愈来愈隔膜,总是从事一种工作,人经常会觉得枯燥。离开自己的环境,看看别人都是怎么工作的,尝试一下不同的生活,这是很多人心里的想法。由于科技的发达,人类的生产日益专业化,对门外汉来说,复杂的生产过程简直像巫术一样,放到机器里,一些原料就会成为跟原来一点都不一样的东西,这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因而,旅游活动的新的迹象,就是走入生活。旅游者不是来到旅游景点,观赏风景名胜,参加娱乐消遣活动,而是深入工厂、机关、学校、农村,感受那里的生活,与当地人交流和沟通,目前,生活型的旅游正在迅速发展。
  
  在法国,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假期或周末去参观核电厂、啤酒厂和矿山等工业企业。这种旅游首先吸引的是老年人和学生,还包括一些家庭。有一个三口之家利用周末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法国东部的克南堡啤酒厂,年轻的主妇高兴地说:“亲眼看一下自己日常消费的物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很有趣。”
  
  这种旅游的创始者是法国电力公司,从1980年到1990年,参观这家公司的人数由500万人上升到1000万人。对于企业来说,参观是厂家与顾客之间的一种新型的联络方式。参观者本身是潜在的顾客,甚至是一些农副食品公司的现时的顾客。参观旅游者大都带着积极的印象离开公司。所以,这些企业都非常欢迎旅游者的到来。据统计,法国已有5000家企业向旅游者开放。
  
  前不久,一个19人的德国旅游团到达埃及,进行了一次“贴近生活”之旅。他们也游览了卢克索、阿斯旺等名胜古迹,但其他一些地点,则是一般的旅游团的行程中绝对不会有的。在当地的工具制造厂里,旅游团的团员们穿梭在机器轰鸣的厂房中,向工人们询问生产的情况。到了另一个城市后,客人们又来到纺织厂,导游详细地向大家介绍这个厂的历史和产品的特点。然后,在艾因·山姆大学的校园里,人们又看到了旅游者们的身影,他们与大学生们认真地交谈着。在这次旅游中,游客们的活动还包括参观联合技术工程公司,时装设计制造公司,以及与一个称为实用通信技术的社会教育项目的成员们座谈。
  
  当前,最引人注目的生活型的旅游是风行日本的务农旅游。每年春天插秧的时候和秋天收割的季节,很多旅游者奔赴农村去与农民一起劳动,体验农民的生活。去年秋季的务农旅游选在日本盛产大米的新泻县的大和町。黎明时分,旅游者就要起来,和农民一道下田干活。除了挥镰割稻外,他们还要挖红薯,收蔬菜,常常要披星戴月而归,很是辛苦。去沿海地区的旅游团还可以参加捕捞红鳟以及采集加工海带等劳动。与一般的务农旅游略有不同,这种旅游不受季节限制。岩手县的一个渔村有50多家渔户长年都能接待游客。日本水果之乡青森县的川世牧场有一所国际青少年旅游组织的招待所,到那里的旅游者在指导人员的带领下,或去草场放牧,或去牛棚挤奶,还可以去果园采摘水果。
  
  在这种活动中,旅游者能够学到许多新的知识,结交新的朋友,暂时离开都市的环境,换一种生活方式,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休息和调整。
  
  
没有围墙的大学———文化型

  
  文化反差越大的地方,旅游者越是向往。在这种文化的对比中,旅游者们感觉收获最多。他们来到新西兰毛利人的营地,与澳洲土著一起跳充满野性的狂放的舞蹈。在靠近极地的爱斯基摩人地区,旅游者们与当地人围坐在帐篷里的火炉旁交谈。非洲的热带丛林,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他们不再把黑色的非洲当作征服的对象,而是诚心诚意地拜倒在黑人造型夸张富有神秘色彩的木雕和手工艺品面前。
  
  旅游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除了这种功能外,旅游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很多学者特别注重知行结合,在旅行中与对象直接接触,这样才能获得最真实和最深刻的认识。人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感受文化,获得文化知识,仅通过书本了解世界是不够的,旅游是一种最合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只是由于条件所限,长期以来无法普及,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享用。今天,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大多数人都可以利用旅游活动学习文化。修学旅游的快速发展就表明了这种趋势。日本的文部省规定,私立高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旅游课,在旅游中了解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自然状况,然后进行考核,这门课如果不及格,就不准许毕业。用这种方法强化青年人尽快地适应旅游这种学习方式。目前,这种类型的文化旅游呈现出精微化的特点,这是文化旅游深化的标志。
  
  在轻松愉快的旅游活动中,学习文化知识,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一种方式。心脏是人体的关键器官,但心脏是怎么工作的,它的复杂的结构如何,这是一般人不了解的。心脏病是人类第一位的死因,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工作特点,人们就可以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心脏的病变。在德国有一个大型的心脏模型,周长为8米,高12米。游客沿着“主动脉”进入“心脏”,既可以观赏巧夺天工的造型艺术,又能够了解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的过程。美国新开发了一种地震旅游,也引起许多旅游者的兴趣。旅游开始后,游客来到客房。从表面上看,这间房子并无与众不同之处。但突然,远处传来隆隆的地声,窗外不断闪过令人心悸的蓝色弧光。顷刻间房梁断裂,墙壁倒塌,床铺倾覆。当游客从一片混乱中清醒过来,却发现自己安然无恙,整个房间都是由极轻的材料制成,绝不会对客人造成任何伤害。经历了这样一场逼真的“地震”,游客能够完整地了解一次地震的全部过程,学会在紧急状态下保护自己的方法,这种旅游使游客学到了科学知识,对提高旅游者的安全防护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无钱也能走遍天下———经济型

  
  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平等意识的增强,使大家开始关注那些旅游需要无法满足的人。不能总是让那些生活水平偏低的人游离于现代的正常生活之外,他们也是人类中的一员,他们也应感受到生活的轻松和欢乐。为此,在一些国家出现了福利型的旅游或叫作“社会旅游”。通过社会资助或劳务的方式支付无经济能力旅游的人的旅游费用。
  
  美国的经济近几年处于衰退阶段,美元大幅度贬值,使美国人的生活水平下降。但海外的旅游者们却兴高采烈地大量涌入美国,尤其日本旅游者的增长速度最快。他们现在到美国来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日元升值,全程的旅游费用要比平时降低20%左右。
  
  德国的医疗费在世界上大概是最贵的,拔牙配眼镜这类费用在中国很不起眼,但在德国可能就要花不小数目的一笔钱。一个精明的旅游商经过市场调查,推出了一种很奇特的旅游:拔牙旅游。游客参加旅游团队,来到亚洲的新加坡或泰国。他们的行程与其他客人基本一样,欣赏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在旅游商场购物,或者悠然地品味风情浓郁的民族舞蹈的韵味。惟一的区别就是在旅游的空隙,他们要到当地的医院或牙科诊所拔牙。这些地方的医疗设施和技术都是不错的,但费用极低。这次旅游和拔牙的全部花费与在德国拔牙的费用是差不多的。所以许多旅游者喜爱拔牙旅游。花同样的钱,既能饱览亚洲风光,又能消除病痛,那么为什么非要在德国拔牙呢?
  
  在美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处于最低的生活水平线以下的劳动者有时会得到工会或福利机构的补贴,资助他们参加旅游活动。有些旅游企业以非常优惠的价格为他们提供旅游机会。近年来,一种新的经济型的旅游形式———劳务旅游发展很快,这种旅游最早出现在西欧,然后风行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
  
  经济型的旅游是大众旅游的新的发展阶段。在60年代,大众旅游开始出现,但这个阶段的“大众”实际上局限于中产阶级,并不是包括社会中所有的人,而经济型的旅游则为低收入阶层提供了更多的旅游机会,使大众旅游的“大众”范围更广泛。虽然距所有的人都能享受旅游的快乐这一目标仍有很长一段距离,但经济型旅游的初具规模表明社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进入了更高的发展时期。
  
  
漫步在家园———生态型

  
  生态旅游的基础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由于全球环境质量的恶化,将来人们首选的旅游目的地将不再是古代文化遗址或者大都市,人们选择的首要标准将是原始清新自然的环境。游客将走向未受污染的湖泊和海滨,那里的空气散发出植物芬芳的森林,旅游者将享受一种高质量的生活,陶冶自己的身心。生态保护完好的环境将越来越珍贵,吸引大量的旅游者。
  
  目前,最有吸引力的旅游地要属极地了。由于人类的开发,地球上的每一块大陆都已面目全非,环境的污染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的平衡。旅游者在大地上苦苦地寻觅,但他们已很难找到一块真正的净土。经过勘测,人类的污染已经扩散到了南极和北极,但是,长期以来,自然条件和政治因素限制了人类在极地的大规模的活动,多少年来,只有极少数探险家、科学家和一部分军事人员涉足过这两块大陆,这使得极地成为地球上人类的痕迹最少的地区,它们被看作是人类的最后的处女地。一望无际的冰原,死一般的沉寂,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冰山在海面上缓缓移动,在极地强烈的阳光的照耀下,发出刺眼的光亮。无数只绅士般优雅整洁的阿德利小企鹅,挺胸凸肚,笨拙地在冰滩上散步,憨态可掬。
  
  人们渴求非同寻常的景观,希望发现一个干净的去处,极地恰好能满足现代旅游者的这种要求。这里是地球上污染最轻微的大陆。好像一个世外桃园一样,旅游者在这里能够呼吸到最清爽的空气,喝到最洁净的水。在南北极,游客不仅能目睹流动的冰山,而且能就近观赏企鹅、海豹、鲸鱼和各种海鸟。去北极游览,直升飞机还能把游客带到一片遥远的海滩上,有史以来,到达过这里的人是屈指可数的。或者进入至今仍过着原始生活的爱斯基摩人住地,在爱斯基摩人的冰屋中作客。旅游者在那里可以买到其他地方绝不会有的爱斯基摩人手工雕刻的兽骨工艺品。极地的一切都是独一无二、令人震撼的。正如一位到过南极11次的美国艺术家约翰·米勒说:“这是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色。”极地独有的和谐安谧的生态环境迷倒了所有的旅游者。
  
  从生态旅游的角度看,旅游业为了自己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既教育了旅游者,也能使旅游地的居民受到教育。虽然生态旅游不会对生态产生直接的作用,但它具有潜在的和间接的影响,是普及生态知识的最好的方法。对于生活在都市终日忙碌于繁杂的琐事的现代人来说,还有哪一种方式比让旅游者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之中,直接感受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以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更为有效呢?
  
  (摘自《走行的欲望》,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年1月版,定价:10.80元。社址:北京鼓楼外大街45号,邮编:10001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