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还是书来又是书去

2001-07-10 09:32:00 来源:书摘 许怀中 我有话说

这大半辈子,最能结缘的大概要算是书了:读书、教书、看书、借书、购书、抄书、著书、卖书、评书,最近搬家,还有个搬书。想了这些,不禁哑然失笑:还是书来又书去。
  
  得做个演绎:开始的读书,是指从懂事起读启蒙读物、上小学读书、直到大学毕业的读书阶段。所谓"读书",便是上学。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当大学老师,后来指导研究生,都属于教书。教书也好,著书也好,都得购些书,又得向个人或图书馆借书。撰写第三本鲁迅研究专著《鲁迅与中国古典文学》时,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界》中提到的书,都得去读,厦大图书馆找不到的,就利用出差机会,到上海图书馆借阅。早出晚归,中午吃干粮,在阅览室度过国庆节,觉得这个节日过得特别有味道。
  
  其实,这些也都是读书,为了与上学的读书区别,就用"看书"。边看边抄觉得有用的材料,就是抄书。这里的抄书,和所谓"抄袭"不同,而是积累资料。开始以卡片记材料,后来感到卡片太小,一条材料有时要占好几张卡片,不方便,便改用大张纸张抄材料,往往要记下盈尺高一大叠材料后,才开始动笔写书稿。材料进行归类,拟出提纲、体例,对材料进行分析,做理论阐明。"手工作业",写书是很辛苦的,一字一划、一个标点一个标点地手写,所谓"爬格子",关起门来,日日夜夜不停地"爬"。"四人帮"垮台之日,便是我写书开始之时,暑假写初稿,寒假定稿。离开高等学府到行政部门后,写书就更艰辛了。
  
  开始写书,计划将鲁迅研究用专著的形式系列化。第一本书稿寄给外省出版社,编辑一看,觉得有点"新面孔",很快出版了。接着一年写一本,写完第四本书稿,不料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离开平静的书斋。搁笔一年半后,利用探亲假,从除夕开始动笔,闭门谢客,在春雨潇潇中完成了一本约稿。这本书名叫《美好心灵历程》,从研究鲁迅扩大到中国现代小说的研究。后来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社长余仁凯向我约稿,我报了《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变迁》书名,很快列入出版计划。正好有大半年到北京脱产学习机会,上午听课,下午自学和文娱活动,我在别人练太极拳、舞太极剑中,跑图书馆、抄资料,完成了书稿的大部分,我把这过程称之为"苦难的历程"。
  
  有一部社会科学研究国家基金资助的课题,是关于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专著,系研究的研究,工作量较大,那是关在厦门海滨完成的。除了撰写学术著作,又写散文,散文集也出版了几本。写书就有一个出书的问题。开始出书很顺利,不成问题,后来出书越来越难。要出版一本书,颇费心思。出版散文集《月色撩人》,靠熟悉的朋友,帮忙推销发行,直截了当地说,便是"卖书"。买书似乎是正当的,自己卖书倒有点意料之外。
  
  "评书",不用多做解释,即写书评,评论书籍。这里包括评奖、写序。图书、作品评奖,从"五个一工程"到省里的"百花奖"、省文联的优秀作品奖、再到莆田市的"风里云文学奖"。评奖先得老老实实读作品,已经习惯。写序虽是评书的一种方式,但又不能等同。改革开放以来,出书越来越多,找我写序的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故乡的作家作者出书,是件好事。写序固然辛苦,乐意为之。至于"搬书",就不必多说了。
  
  书来又书去,无论教书、写书,或是评书,其中心环节是看书。古代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革"中来个物极必反:"读书无用论"、"读书危险论",在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文化消费"中书风消减。尽管如此,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达、人类的进步,即使传播媒体怎样发达,影视如何覆盖,人们生活中,书依然是不可少的。书香铸魂,优秀精神产品---书,和培养人的素质,息息相关。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