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分肥中国出版市场

2001-11-10 09:32:00 来源:书摘 严登峰 我有话说

“分肥”本是一个政治术语,现在用它来形容中国的出版市场,取其字面含义。出版社、书商、盗版、界外资本……都把目光盯在了利润丰厚的出版市场上。
  
  

高赢利:高风险的代名词

  
  至今为止,出版业仍是国家盈利颇丰的少数几个行业之一。有人说出版业盈利仅次于烟草,是个盈利大户。
  
  一般而言,书价的构成是这样的:纸张成本及印刷费约占25%,稿酬约占10%,发行费用占5%,余下的就是利润了。以一本书20元为例,利润已超过了10元,这部分钱,一部分为经销者即书店所有,剩下的就全归出版社了。
  
  到1997年,全国出版社达到504家,是1978年的4倍左右。这个数字现在还在不断增长,估计目前全国的出版社已突破了560家。可以说,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冲着利润来的。以1997年为例,全国出版社资产总额700亿元,利润总额37亿元,利润率连续三年保持25%的涨幅,在全国33个行业中位居第三,1999年共实现利润51.5亿元。
  
  另一个方面,这种盈利又是极不均衡的,据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数据,1999年,有超过40%的出版社处于亏损状态。
  
  之所以又说出版业具有高风险,这是由出版业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应该说图书是一种市场性和时令性都很强的商品,这一点和人们的传统意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即便是明白了这一点,真正操作起来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现在的新华书店已经很少采用订书的做法,取而代之的是由出版社主发的形式。所谓由出版社主发的意思就是,出版社认为一本书能销售多少就给新华书店发多少,卖完了,新华书店再向你要,要是卖不完的话,只能是如数退还。这样,每出一本书,出版社都得承担巨大的市场风险,做好了,一本书就能大赚一笔;要是做不好,就意味着图书的大量积压,资金流动势必受阻。而出版社的管理成本又很高,因此很容易导致瘫痪。
  
  新闻出版署的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出版社积压库存图书为31.69亿册,总码洋173亿元;1998年积压图书为34.18亿册,总码洋为206.88亿元;到了1999年,库存总数已超出了37亿册,总码洋也超过了235亿元。
  
  
素质教育:断了出版社财路

  
  根据上面的统计数字,如果测算一下资金负债率,有些出版社早该关门了;可是到目前为止,尚未听说国内有哪家出版社破产的事情,这就奇怪了。其实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全是教材和教辅在“搞鬼”。
  
  在各省出版社的业务当中,国家控制和发行的教材和教辅始终占据着庞大的比重,各省市图书经营额的80%以上来自教材和教辅,在利润构成当中,教材和教辅平均也要占到60%,高的省份甚至达到85%以上。由于这种利润来自垄断,因此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对中国出版业在市场中的成长壮大是极其不利的。
  
  终于有一天,我们开始提倡要进行素质教育,废除过去那种僵死的应试教育的模式,因此教材和教辅的数量也跟着锐减。至于这种改革本身到底有多大意义,出版社是不会考虑的,此时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利润没了。
  
  另外,经济的发展势必要求教材和教辅市场化。一味地保护只能是违背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出版市场的成熟。教材和教辅的市场化虽然会触及部分出版社的利益,甚至是灾难性的毁灭,但是对整个出版市场而言,则是完成了从部门利益向整体利益,从市场分割向统一市场的重大转变。
  
  
畅销书:不尽财源滚滚来

  
  畅销书的出现无疑是给萎靡不振的出版市场注射了一针强心剂。畅销书带来的不仅仅是利润,对于作者来说,可能会一鸣惊人;对于出版社来说,则可能会塑造品牌甚至会拉动整个图书市场。
  
  华艺出版社规模不大,总共还不到30个人,远远比不上人民文学和作家这些老牌社;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华艺这几年经营得很红火,尤其是畅销书堪称“龙头老大”。华艺出版社曾经出版了一系列名人的著作,简单数一下,这几年在华艺出书的名人就有20多位,比如说吴小莉、敬一丹、白岩松、新凤霞、刘恒、余华、王朔……而且“基本没砸过”。
  
  “《夜壶》和《公民手册》让我们第一次挣到了钱。”华艺的发行部主任黎波说。真正让华艺火起来的,还是给名人出书。但并不是随便找某一位名人就可以。该社副社长金丽红说,最重要的首先得让读者满意。“只有伟大的作品,没有伟大的作家。”著名作家或者名人的作品并非都是好作品。
  
  畅销书的发行量也大得惊人,利润是普通图书难以望其项背的。杨澜曾经出过一本书叫作《凭海临风》,和赵忠祥的《岁月随想》相比,这本书据说是做砸了。但即便如此,这本书还是发行了30多万册,《岁月随想》的发行量按照出版社公布的数字已经是108万。王朔当时对《看上去很美》提出10万册的起印数,华艺出版社主动增加到20万册,后来还在不断加印。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已经加印了9次,并且创下了年度销售量50万的记录。可以说,现在一年内能上20万的书,除了教材之外,其他就屈指可数了。
  
  
一言难尽的盗版

  
  无孔不入、屡禁不止的盗版行为,如今已侵入教材出版领域,盗版书堂而皇之进了课堂,不但对出版社和著作权人造成了侵害,而且对学校教育也造成不良影响。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是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奖的教学用书,国内有近千所高校采用此书。盗版商见有利可图,便起了贼心。去年春季,盗版《大学英语》竟然通过学校教材科进入武汉一所大学。学生们使用此书不到两月,内页即开始纷纷脱落,而且插图、封面及内页字迹模糊,后经学生向媒体投诉,被确认为盗版书。
  
  除《大学英语》之外,外教社的《英汉翻译教程》、《英语综合技能》、《大学英语快速阅读》等十几种教辅类书籍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盗版。
  
  在人们高呼反对盗版之时,还有另外一种声音:我们不能一味谴责盗版,盗版书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市场,可能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上下册,定价96元。现在西安市的书摊上也能见到《经济学》,内容原封不动盗版印一遍,价格只有正版书的1/3甚至1/4,高校学生踊跃购买。一本书定价96元,那么它成本是多少?赢利又是多少?盗版书卖96元的1/3或1/4就能赢利,正版卖96元是不是太高了点儿呢?
  
  
国际资本虎视耽耽

  
  面对出版业如此丰厚的利润和中国这样一个如此广阔的市场,海外资本想不动心都很难。但是迫于中国政策的限制,欲进入中国目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眼下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利用其在资金、规模上的强大优势,逐步渗入国内的出版领域,并企图在时机成熟时最终挤垮、拖穷甚至吞并其中的一些出版社。比如以出版科技图书闻名的德国西蒙与舒斯特公司、施普林格公司便一直在谋求与中国科技界进行合作,以参与出版的方式打入中国科技出版行业。在进军中国出版业的外部资本中,成绩最为突出也最为众人关注的当属德国的贝塔斯曼(Bertelsmann)。创建于1835年的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是全球500强(《财富》杂志)的媒体集团,目前已是一家最具全球性的传媒公司。在全球54个国家中,它拥有300多家下属公司,74000多名雇员,业务内容涵盖信息、教育、娱乐,年收入达320亿德国马克(1999~2000财务年度)。纵观公司各分支业务,广及图书出版、图书音乐俱乐部、报刊杂志、印刷工厂、企业服务、影视音乐、电台电视以及电子商务。
  
  贝塔斯曼书友会作为其重要的组织成员,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全球拥有2700万名会员。1995年贝塔斯曼书友会进入中国市场,总部设在上海,至今在中国已经拥有150万会员,年销售书籍逾1.5亿元。在目前高高的政策壁垒下,现在贝塔斯曼的年度销售额是1.5亿这个数字已足以使国内的出版界人士瞠目。等到有一天出版业放开了,15亿,150亿,这个恐怕谁也不敢想。
  
  
期待明天会更好

  
  “洗牌”是最近听得较为频繁的一个词儿。比如说财务软件市场重新洗牌、感冒药市场重新洗牌、移动通信市场重新洗牌等等。出版业也同样面临着被重新洗牌的选择,这种洗牌,说白了就是出版市场的重新整合。
  
  第一种整合形式是走集团化的路子。1999年3月,全国首家出版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宣告成立。之后,中国出版集团以及各省的出版集团也相继成立。另外在报界,广州、上海、北京等地都先后出现了报业集团。这些出版集团借鉴国际运作惯例,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政企分开、调整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走大文化产业之路。刘波先前是季羡林老先生的博士,后来靠做图书起家。现在,他掌管武汉诚成文化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6.6亿元、净资产3.9亿元,是拥有10余家全资、控股子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著名作家余秋雨也是其中的股东之一。
  
  目前,该公司借助印刷平台,开拓文化产业,确立了以出售文化产品、投资图书、期刊、影视、信息、广告、房地产等行业的主导方向。与此同时,物业、旅游、商贸、文化艺术等多元化架构也已初步完成。诚成文化最近的一个大动作就是出了一套《传世藏书》,这套书由武汉诚成文化全资策划制作,总编为著名学者季羡林教授,3000余名资深古籍整理者参与整理编校,历时6年而成。这是一套囊括我国从先秦到晚清历代重要典籍的大型丛书,精选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一流名著1000余种。
  
  虽然中国出版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努力,但是中国出版业将何去何从,仍然是目前亟待思考的问题。体制不健全、管理的滞后、民营资本的介入、盗版的猖獗、国外势力的压境……中国出版业如何能挺得住这重重重压?“在压力的作用下,你将弹得更高”这是一则公益广告说的,但愿中国出版业能诚如斯言,走出低谷,走向辉煌!
  
  (摘自《深圳周刊》2001年26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