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出传统思维的窠臼

2001-11-10 09:32:00 来源:书摘 施振荣 我有话说

“新好逸恶劳”论

  
  最近几年,经常听到批评时下的年轻人“好逸恶劳”,感叹“一代不如一代”,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先说“一代不如一代”。我始终相信,每一代人努力工作,无非要为了给下一代更好的生活。绝大多数的父母亲都会说,自己辛苦持家,是希望下一代能够过好日子,那么,为什么当下一代真的如此,却要说他们“一代不如一代”年轻人现在的样子,是我们教养、塑造出来的,如果下一代不符我们的预期,那又是谁的责任?
  
  更进一步地说,事实果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吗教育的普及、科技应用的进步、信息的传播,结果应是一代强过一代。想想今天新新人类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有多少是旧人类所望尘莫及的?
  
  再谈“好逸恶劳”。让我们先来重新思考,什么是“逸”,什么是“劳”如果“逸”代表高品质生活,而“劳”是代表低效率的劳动,那么“好逸恶劳”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在过去的时代里,创造价值的方式必须依靠体力劳动,但到了信息时代,当一个人没有在劳动,也许他正在构思如何创造更高价值;另一方面,为了让工作做得更好、走更长远的路,也需要足够的睡眠和休闲。所以美国人一年有两周休假,连总统也不例外。
  
  换句话说,充电、产生灵感和提高生活品质,都是“逸”的价值,我们不能以过时的标准、用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些行为。
  
  以前的人常常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意味着“劳”只会是好事、不会是坏事,但时至今日,“劳”却可能带来没效率与浪费。
  
  比方说,做事有要领的人花一分力量完成一件工作,不得要领的人花十分力量才达到同样的结果,这是没效率的“劳”;市场只需要10个产品,却很辛苦地生产100个,造成供过于求,浪费90个,这是无效的“劳”。换言之,不求效率的“劳”、无效的“劳”、做错事的“劳”,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制造问题。因此,如果有人因为讲求有效与正确的方法,使得做事比较“不劳”,无论如何不应该被责难。
  
  这样的思考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会愈来愈重要。当社会日趋民主化,每个人都能够独立思考判断,员工会不断反省,也会挑战主管:我的“劳”有没有意义有没有效率如果不能合理地解决,整个组织便会在无效的工作模式与争执之间,愈来愈显出疲态与无力感。
  
  
人生以享受为目的

  
  相信很多人在和朋友或晚辈谈起人生的追求时,总劝告他们:“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并不忘晓以大义;而我却要说:“人生以享受为目的”,并晓之以大利。并非我好作惊人之语,只因从“享受人生”和“追求大利”去思考,才能得出持续的人生模式。
  
  原因何在?
  
  想象一个场景。你苦口婆心地劝诫年轻朋友“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对方不解:“为什么人生要以服务为目的”再往下追问两次“为什么”,你所得到的答案,将是个空泛、难以理解的仁义道德。而这个东西的说服力是相当薄弱的,因为它往往是说的很多,但是做的却非常少,如果没有一个活生生、历行多年的榜样作为见证,很难产生说服力。
  
  “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和“人生以享受为目的”,虽然说法上是天壤之别,事实上目的却并无不同。
  
  如果我们自问:人生到底要享受什么假设答案是“名利”,那么,要如何才能长期持续地享受名利我们会归结出一个答案:要靠服务才能换得美名和金钱,这样一来,不就达到“人生以服务为目的”的目的?
  
  有时我和年轻朋友对话,对方说:“人生嘛,就要及时享乐。”我会反问:“你要享受的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快乐如果只要短暂作乐,我也拿你没办法;但如果是长期,就要成长、要历练、要投入努力,否则你的享受就会中断,金山银山也会坐吃山空。”
  
  建立这样的思维益处良多。举例而言,我们都期许公务员是“公仆”、“人民的保姆”,“要以服务广大的民众为己任”,公务员也对这些教条倒背如流,但到头来服务绩效还是为人诟病。可是如果大家能够想通,服务是为了追求享受,而不是被逼着不得不然,服务起来就会心甘情愿,民众也不必无端受气,对大家都有好处。
  
  相同的逻辑,“晓以大利”与“晓以大义”也是殊途同归。因为一个人若要追求名利,却不顾道义、不讲道理,名利也不会长久,归根结底,还是必须顾全义理。
  
  举例而言,曾经有企业老板向我表示,公司因为税务的考虑,不得不做两套账;也有人说了,为了节省支出,不能投资环保设备。我告诉他们:“要这样做当然有你的考虑,只是这么一来公司就无法取信大众,股票也无法上市,还天天面临被开罚单和停止生产的威胁,公司就永远做不大。既然目的是赚钱,到底哪一种方式赚的钱比较多?”
  
  如果放长眼光来看待名利,只要取之有道,享受名利是正当的,所以我向来主张“追求名利光明磊落”,如此一来,大家追求名利才不会有罪恶感,这才是真正的享受。
  
  例如,我是一个老师,在课堂上要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出了校门口,却为了一时之便闯了红灯。类似言行不一的例子,在我们周围俯拾皆是。这就是因为没有把“享受人生”的道理想通。试想,如果我遵守交通规则,做到言行一致,赢得他人尊敬,我可以享受美名;如果我贪图短暂的方便,却刚好被别人看见了,就享受不到别人的尊敬。这么一想,道德规范终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心里想的和实际的行为才不会有出入。
  
  享受是目的,服务是手段。服务是最有效的手段,是利人利己的手段,是成本最低的手段,是持久享受的手段,也是可以一以贯之的手段。要享受人生,就不得不把这个思考逻辑想通,否则经常让自己陷入迷途,日子可就难过了。
  
  
自主、平衡、心安——享受人生三部曲

  
  人生的各个方面,无论家庭、生活、健康、工作等等,都有一个最低需求的临界点,没有达到这个临界点,就会有碍健全。例如,过度工作让健康无法达到最低需求临界点,就已经在启动一个不健全的系统,到头来工作和生活也被健康拖垮。又如,假设一周休息一日就足够,再多花一天休息,就相对减少充实自己的时间,而无法达到提升能力的最低临界点。
  
  不健全的后遗症并不是短时间就能看出来的,但总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发生影响。所以人生要过得平安顺利,就要根据自己的状况,随时进行调整。例如,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忙于工作,运动太少,就影响到体力及健康,当时我对健康投资太少,现在就必须多付出时间来弥补。
  
  每个人为人生各个方面所设定的最低需求临界点,以及各个方面的平衡比例都不同,但若希望要过个快乐的人生,就必须有效管理这个平衡点,当选择了一个平衡点之后,就必须对这个决定负责。我特别要强调一点,所有的选择都应是出自“自主”的选择,不是别人的期望或是媒体扭曲的信息。人生是由一连串的选择组成,自己的路自己选,每个人都应为自己40岁以后的命运负责。
  
  有效管理的方法有三:第一想通;第二沟通;第三学习心安。
  
  举例而言,当你选择多一点家庭、少一点学习和工作的平衡点,如果有一天你的同学都当上经理,而你还不是时,心理必须要能平和,而且不只自己能平和,也要透过沟通让另一半、孩子、亲戚朋友都能平和。毕竟,每一个人的选择和际遇都不同,如果周围的人都不认同自己的选择,不是嘀咕抱怨,就是好心出主意,这样的人生大概也乐不起来。
  
  因此,无论选择哪个平衡点,都要为各种可预见的结果做好心理准备。如果自己的能力不亚于别人,但因为少付出一点努力,致使机会比别人少,也不能怨天尤人;相反地,如果选择在职业中多学习、多发挥,就不要羡慕别人日子过得轻松。人生本来就是有舍有得,总要学习心安,小自日常琐事,大至人生经营都是如此,如果不能学会心安,生活中就会充满挫折感。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模式,都必须考虑到“持续”。例如,天天玩耍、不学习的生活模式就无法持续。一个持续的模式,是会透过一些机制,不断回馈到生活品质。例如,效率的提升或成就的提高,可以用更短的工作时间,创造更高的价值,然后挪出一部分省下来的时间,思考进一步提升效率与创造价值,于是,整个人生模式就会进入正向循环。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不能不思考,某种程度的名与利是否有助于自己生活品质的提升,或是有助于儿女未来的生活品质。这是很现实的,这也是何以我主张“追求名利光明磊落”,这也是一种“投资到未来”的思考。
  
  如果一个人对人生没有自己的主张,老是被大环境逼着走,就经常在矛盾中挣扎;如果人生无法均衡,走起来就会跌跌撞撞,这样的人生终会充满遗憾。
  
  幸福快乐的日子来自于自主的选择、平衡的生活、心安的人生。
  
  
年轻不“作怪”、中老不“古板”

  
  在我个人的观察里,在目前的台湾,世代间会产生这么严重的价值观落差,主要是太过本位与主观。这个现象没有世代的分别。因为我们从小就在照顾私利的环境中长大,再加上以往整个社会价值观太过单一,并没有培养出尊重多元化的习惯,老是觉得别人都不对,于是整个社会集体思维就很本位,存在很多刻板印象。
  
  其实,世代之间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有,代沟这个名词由来已久。为什么现在台湾会格外严重,因为过去媒体不发达,公共言论被少数人所操纵,常常是“一言堂”的舆论。现在媒体发达了,但媒体并没有在多元化时,传达多元化的价值,对于新生的议题与现象,缺乏意义上的深度解析,而是用“炒作新闻”的态度去处理,久而久之,各种刻板印象就形成强烈的对立。许多不同的媒体,用类似的语言来阐述大同小异的观点,落入另一个“一言堂”的窠臼。
  
  所以,年轻人是“作怪”的,中老年人是“古板”的;老板是“剥削”的,员工是“贪婪”的。所谓的“多元化”被解读成“我有批评的权力”,但却忽略了“尊重别人在想什么”。
  
  如果你面对年轻人,一开口就是“你们年轻人就是好逸恶劳”,沟通的门就马上关起来,先要有全面的、整体的了解,才不会老是站在自己的本位,让彼此之间的裂痕愈来愈深。
  
  所以我不遗余力鼓吹“鲜活思维”与“反向思考”。希望多一点人愿意用鲜活思维思考人生,从不同角度看事情,而且,不能光有见解却无道理,还要能看出道理,并且是多数人行得通的道理。
  
  此外,我非常强调沟通。世代之间沟通很重要,大家都知道,问题是能产生多大的效果,怎么沟通比较有效?
  
  首先,要有沟通的意愿。究竟是抱着要了解对方的想法,还是准备训话,两者所产生的结果差别非常大。沟通要有效,把耳朵打开、把心打开,比开口更重要。
  
  其次,话是要讲给对方听,而不是讲给自己听,所以对方的背景和需求,都要很客观地去了解,如果没有把握,尽量把对方的定位放宽,例如,我今天和一群学理工的人沟通,可以用的是他们理解的工程语言,如果我不清楚对方学什么,我就讲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话。
  
  第三,沟通内容所要传达的信息,最好精简、掌握要点、合乎逻辑。我不太喜欢用深奥的学术理论,我所用的词句很短、不复杂、一听就懂,这样就能够适应不同场合,随时把这些要点做不同程度的诠释。因此我也发现,同仁或记者在转述我的想法时,往往诠释得比我更好,这对扩大沟通层面有很大的帮助。
  
  对我来说,沟通必须是习惯、是常态,逮到机会就沟通,否则等问题发生才沟通,一方面大家可能已有预设立场,另一方面心情会比较急切,沟通效果会减弱。
  
  (摘自《鲜活思维——人生以享受为目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9月版,定价:9.50元。社址:北京东城区美术馆东街22号,邮编:10001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