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交响乐引入中国

2002-04-10 09:32:00 来源:书摘 李德伦 我有话说


   中国很多的发明比欧洲早。中国人发现十二平均律?就是十二个半音?,比欧洲早若干年,声律上应该是很先进的,可惜没有十二平均律音乐作品。编钟十二个半音都有,虽不那么准,可那是两千年前的事了。中国人很了不起,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能有那么多的发明,说明我们的祖宗非常了不起,但我们这后代就不那么好了。
  
  中国音乐过去也是很了不起的。嵇康古琴弹得好,《广陵散》、《梅花三弄》慷慨激昂,从那时起,就有给知识分子听的音乐了。和他们写的诗词歌赋一样,是很深刻难懂的,如果思想境界达不到一定高度,不会有这个。
  
  从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欧洲开始起步,中国那时是元朝。马可·波罗到中国来,看见中国了不起,遍地是黄金,比起欧洲确实是先进得不得了。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欧洲发生了产业革命,同时出现了交响乐。德国18世纪中开始有交响乐,俄国比德国晚了多半个世纪。先是模仿莫扎特,但就是没人家写得好,后来,俄国出了格林卡,开始用俄罗斯的曲调写歌剧,但写作方法还是摆脱不了德国人、意大利人的影响。直到19世纪60年代,出现了俄罗斯五人集团,这五个人就了不起了,有了鲜明的俄罗斯风格。同时代的还有柴科夫斯基,作品是世界一流的。现在在音乐界里,德国和俄国是两个不相上下的音乐大国。
  
  中国19世纪还没有看见过管弦乐队是什么样。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按外国办法,组建军乐队,派人到德国学习,之后有了中国最早的乐队。给慈禧太后奏的曲子竟是《马赛曲》,老佛爷听了特高兴,还赏了银子,但她并没听懂曲子的含义。以后建立新军,都有铜管乐队。北伐后,有些人失业,就只好为婚丧嫁娶助兴了。
  
  当时中国海关不自主,总税务司是英国人,叫赫德。海关有钱,搞了个乐队,据说有弦乐。清朝末年,派八旗子弟学学器乐,有学拉提琴的,后来溥仪在长春建立宫廷乐队用的就是这些人。
  
  知识分子搞乐队从“五四”时开始。北大的萧友梅是音乐传习所的所长。他从莱比锡获得音乐博士学位回来后,就想在中国办交响乐队。北大为什么办传习所呢?清朝时上大学的都是老爷,有听差伺候,不好好上学。下学之后打麻将、赌钱、看戏、嫖妓女。蔡元培为整顿校风搞课外活动,音乐传习所就是这么产生的。后来搞了个乐队,在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中山堂举办星期音乐会,由萧友梅指挥,常演奏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乐队有多大呢?我看过一张照片,有13个人,带瓜皮帽、穿马褂、布鞋、布袜、扎腿带。旁边搁一架钢琴,坐着个外国人,叫嘉祉,是犹太人。乐器不全或声部不够都由钢琴补上。“文革”时个别队员还在,现在全过世了。
  
  上海租界有一个工部局乐队,是19世纪80年代办的,最初是军乐队。十月革命后,有好多俄国音乐家来到中国。到了1920年,因世界大战,很多音乐家跑到东方来。他们的水平相当高。那时的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很繁华。那时电影是无声的,每个电影院都有小乐队。
  
  当时有个意大利的钢琴家Mario Paci(中文名字梅百器)来上海旅行演出,后来他召集一批留在上海的弦乐乐手与工部局乐队的管乐乐手一起演出,渐渐固定下来,成了工部局管弦乐队,在上海南京路中段路南的市政大厅(此地后改建为新雅饭店)演出。每星期天都有免费音乐会,从下午开始到晚上,听众也来去自由。
  
  这个乐队有些队员水平相当高,有个拉小提琴的叫亚历山大·辛茨伯格,20年代末到美国,一直任费城管弦乐团的乐队首席,后来自己也成了指挥。上海去的?算得上是上海人的光彩了。
  
  30年代希特勒排犹,又给上海送来了一批一流音乐家。有个拉大提琴的,叫克劳斯,是柏林国家歌剧院的首席。他除了手里的大衣和大提琴,什么都没有,来上海要饭来了。其他还有柏林来的著名小提琴教授威森伯格(奥尔的同学)、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小提琴首席阿德勒(战争后回到奥地利,仍为该乐团首席)、巴杜施卡(库茨维斯基乐团的成员)。他们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演奏家。
  
  因此,中国的交响乐事业要感谢这些外国人。(由于欧洲战争、十月革命、后来德国排斥犹太人,来了一批一流音乐家,他们把中国的音乐教育开展起来了。他们有的把后半生献给了中国,是有功的。)要是没有他们,中国的交响音乐还需要晚些时间才能出现。
  
  (选自《交响人生》,东方出版社出版,定价:23.00元。社址:北京朝内大街166号,邮编:10070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