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纠错,好办。如果纠错就得小心了。因为许多时候是众以为“是”的“未死”在纠众以为“非”的“方生”。哥白尼、布鲁诺不是都被“纠”了吗?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也被“纠”过吗?结果,“纠错”成了“错纠”。
先秦时代,百家争鸣,虽有“不归杨、即归墨”之说,不过是景从者众,倒并没有什么人能钦定一把衡量思想对错的尺子,所以思想活跃,至今传为美谈。秦代以吏为师,把思想的对错交给当官的去判断。但当官的或许懂得法规,却未必懂得思想,终于闹出了“焚书坑儒”的公案,两千年后也无法平反。把评判思想对错的责任加于少数官员,那后果可能是极可怕的。汉代武帝,索性宣布只准有一种亘古不变、永远正确的思想,不准有其他任何思想,于是,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此后,这种独尊又通过选拔官吏的程序加以强化。一种思想的独尊与永恒,带来了思想的僵化——稍稍活跃一下,就被当做异端打杀——而社会之种种体制也就随之僵化了。中国到近代之所以落后,思想之陈腐、僵化,实为重要原因。西学东渐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近代思想界一大变局,而蒋介石仍想承继“思想纠错”的老方子,禁绝一切他不喜欢的思想,结果老方子不灵,自己倒被赶到那个小岛上去了。
一个健全的社会,应当有自由、活跃的思想,这才能有创造、有革新、有发展、有进步。欲以思想之僵化来换取社会之稳定,代价实在太大,而且,得其反,适足造成社会的不安——因为僵化毁坏了社会的适应与调节,这是有史为证的。诗曰:
一花独放说儒家,
千载严寒百卉杀。
一片茫茫空自喜,
难防春意雪中发。
(摘自《权势圈中:“世说”初谭》,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定价:15.90元。社址:福州东水路76号,邮编: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