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不仅是诗人,还是画家”,是法国作家、评论家戈蒂耶早在一八三八年写下的一句话。法国公众晚了一个半世纪,才认识雨果的绘画天才。今天,雨果是画家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综观雨果的一生,他对自己的绘画创作始终采取谦逊和低调的态度。
雨果一向认为,绘画只是他个人的消遣娱乐,既然他不是画家,他的画不值得发表。雨果在给出版商卡斯特尔的信中一再强调这一点。他对被人看成是画家,态度被动,甚至是无可奈何。一八六三年三月六日,雨果致弟子和挚友默里斯的信:“你是知道的,出版一本画册,于我是迫不得已的违心事情。我是已经尽量排除这种奢望的。这些乱涂乱画的东西,是留给我亲近和宽容的挚友的。”
一方面,雨果严格区分自己诗人的社会职责和绘画的个人兴趣,另一方面,雨果逐渐意识到自己具有的绘画才能。一八七三年,雨果主动向画家菲力普·布尔蒂出示自己的一部画稿:《女巫的诗篇》。布尔蒂在一八七四年写道:“维克多·雨果先生最近完成了一组六十余幅人物像,可怕,滑稽,有的动人;人像构成了对一个着魔的青年女子审判、责罚和用刑的各色人物。”
雨果的重孙让·雨果是画家。让·雨果告诉大家:毕加索在让·雨果家里看到雨果的一些画,失声喊道:“像你祖父这样的画,我也一直在画?”毕加索说的“祖父”应该是“曾祖父”。毕加索晚雨果近六十年,说明毕加索从事的艺术探索,比雨果长期秘不示人的绘画创作晚了半个世纪。
雨果传世绘画作品的数量,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增值”过程。雨果故居纪念馆开馆时的馆藏估计在五百幅上下,通常的估计是四百五十幅左右,这个数字一直维持到五十年代。一九六七年马森主编的《编年版雨果全集》收进了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全部雨果画作,厚厚两大卷,竟然有二千幅左右。一九八五年,为雨果逝世一百周年举行的《雨果光荣展》,专家的估计数字又增至三千幅。二○○○年六月二十三日,笔者拜访法国国立“橘园美术馆”馆长、雨果绘画专家若热尔先生时,他提供的最新数字是将近三千五百幅。
今天,我们可以说,雨果是作家,是诗人,是小说家,是剧作家,同时,在充分和完整的意义上,雨果也是画家。
雨果绘画创作中的水墨画占了很大比例。雨果坦言:“我在画里一起用上了铅笔、木炭、乌贼墨、木炭笔、碳黑,以及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混合物,方能大体上表现出我眼中,尤其是我心中的景象。”雨果自己描述的作画形象,和十九世纪画坛的画家形象是相去甚远的。
夏尔·弗洛兰旦有《雨果的雕虫小技》一文:“和雨果亲近的人经常看到他沉思着将一瓶墨泼在一张白纸上。他们好奇地走近……突然,大师的手指,或垂手可及的一件东西,甚至一根火柴,在纸上东划西划,显露出一幅令人迷惑的景象,风景或雉堞,先勾勒出顶峰,再补上山脚。”
雨果的长子夏尔·雨果有一篇回忆性文字《过路人在雨果家里》,写道:
“我见过维克多·雨果作画……一旦纸、笔和墨水瓶端上桌子,维克多·雨果便坐下,他这就画起来,事先不勾草图,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运笔异乎寻常地自如,画的不是全图,而是景物的某个细节。——他会先画树枝而成森林,先画山墙而成城市,先画风向标而成山墙,一步步,白纸上猛然现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其精细和明晰,如同照相的底片,经化学药品处理,即可现出景物。这样完成后,作画人要来一只杯子,泼下清咖啡,其风景画即告完成。结果便是一幅出人意料的画,雄浑,意境奇异,总是富有个性,使人依稀想见伦勃朗和皮拉内西的铜版画。”“泼清咖啡”和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泼墨”又何其相似乃尔。中国的泼墨山水,画无定法,依墨色浓淡,依墨迹大小,点染而成山水。可见,中国的泼墨山水和雨果的泼咖啡画在精神上是相通的。
我们再看看雨果具体的绘画作品。《编年版雨果全集》第十七卷列出一组“中国题材画”,包括十九幅铅笔画、钢笔画和三十八幅“烙画”,共五十七幅图。这十九幅铅笔画、钢笔画和三十八幅“烙画”有明显的联系,可以看成是“烙画”的草稿或草图。
这三十八幅烙画是雨果为情人朱丽叶在根西岛的居所“高城仙境”的饭厅亲自设计和制作的。今天,这些烙画陈列在巴黎“雨果故居纪念馆”三楼的常设展厅里,称作“中国客厅”。
雨果从未去过中国,不可能创作出这些中国的景物和人物来,这应该是对中国图案的模仿。看来,雨果和中国艺术的确有缘。但其中有很多没有解开的谜,或者,这些谜已经消失在历史神秘的长河中,消失在历史永恒的黑夜里,让后人寻觅,让后人感慨。
(摘自《雨果绘画》,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定价:49.80元。社址:北京朝内大街166号,邮编:1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