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六次代表大会,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
小康社会,也是健康的社会。健康的社会需要健康的心态。什么是小康社会应有的健康心态呢?芽
1.建设的心态
中国历经100多年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革命党始终处于"破坏旧世界"的造反地位;中国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理论上和思想方法上没有完全转到执政党的立场上来,而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不断地搞政治运动,人为地制造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动乱。以致于在相当一部分人中间养成一种破坏性的心态,在社会上广泛存在"一个人干活,三个人批评指点","干活的人倒霉,清谈的人受益"的现象。"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县官一个令",后任继前任,非要推翻前任的决定,否定前任的作为,不是登在前任的肩膀上,而是踏在前任的尸体上前进。而小康社会,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使全民族有一种积极的建设性心态:讲实干,讲继承,讲发扬前人的优良传统。
2.创新的心态
两千年的皇权专制社会,使我们的民族有一种近乎"天然"的顺从性格,加上儒家"三年无改父之道"等理念的熏陶,使中国社会具有一种普遍的因循他人、模仿他人的习惯。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利益的驱动并没有焕发出创新精神,反而刺激了模仿。在科学技术和其他许多方面,我们都只会照搬别的国家制定的标准,缺乏原创技术及其标准;对传统的顺从,对伟人的尊重,对科学的迷信,常常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使人忘记科学、真理和生活习惯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道理。江泽民同志敏锐地发现这个问题,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的科学论断。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民族不可能永远走在世界的前面,一个因循守旧的社会不可能是一个发达的社会。小康社会必须鼓励创新,没有创新就不能有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任何事物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3.进取的心态
中国人有"富不过三代"之说。究其原因,是创业者的后人躺在前人的福荫里,只图享受,不思进取,以致坐吃山空。更有很多人,年轻时做出了一点成绩,衣食无忧,便不思进取,挥金如土,暴殄天物。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给这种吃老本的人当头一棒,不进则垮,不进则退。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必须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不断创造,依赖前人不行,依赖自己的以前也不行。形成一个学习型社会,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才能保持发展与繁荣。
4.平和的心态
几千年来,世界各地各民族和国家,不断地争斗。这些争斗,多数为争夺生存空间和生存资源,亦有是为宗教,为政治意识形态。中国人口众多,生存资源有限的特点,决定中国人重视生存权的斗争。
今日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因生存空间的狭小和资源的缺乏而发生战争,从而建立一种优势互补的共生共存的关系。
但是,我们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开始建立小康社会的。国际的竞争、国内的竞争给善良的中国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以致有不少人认为"商场就是战场,竞争就是战争"。而小康社会的首要特点是和平安宁。所以,必须有平和的心态,用技术、价格和服务的手段竞争,而不能搞战争式的竞争。战争是你死我活,竞争是我要比你活得更好。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胜利,也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失败,绝不能让"我好不了,也绝不能让你好"的心态充斥社会。
5.宽厚的心态
中国传统道德讲究"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厚德载物"可以理解为有宽厚的德行才能有经济的发展。但是,过分恶劣的生存环境,不公平的社会和过度的竞争会导致人们产生刻薄的心态,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处事方式必然使社会矛盾激化,人际关系紧张,使人们有了好生活而没好心情。小康社会必须提倡人人宽厚,每个人都加强修养,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谅并原谅他人的一般过错,提倡容忍、礼让、谦和,提倡以德报怨,减少人际关系中的磨擦与冲撞;大事讲原则,讲法律;小事讲风格,讲退让。
6.利他的心态
小康社会必然要通过全民创造财富的手段消除贫困,但是,小康社会肯定还有差别,由于人的天赋与后天努力、机遇的不同,不同人创造的价值不同,占有的财富也就不能平均。平均主义只能导致社会停滞。所以,小康社会必然存在富人和相对贫穷的人,富人与穷人的矛盾也必然产生。政府肯定会通过法律手段适当地抑富济贫。所以,我们要提倡有钱的人"富而思仁",对穷人有慈悲心肠,体恤穷人,帮助穷人,主观为他人,客观为社会,为社会的安定尽力,养成一种利他的心态。在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是最大的利他主义集团,是最大的慈善家。全社会都要提倡利他主义而弱化利己主义,富人尤该如此。
7.公平的心态
公平,讲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给任何人法外施恩,也不能给任何人政治的、宗教的和民族的歧视;公平,讲的是人格平等,强者不比弱者尊,贫者不比富者卑;公平,讲的是承认个人价值,承认个人合法占有财产,不随意剥夺他人的财富;公平,讲的是机会的平等,权力在法律和制度规范下运行,该公开的公开,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公平的心态是公平的社会养成的,公平的心态又促进了公平的社会。
8.法律的心态
小康社会是法制社会。小康社会的人是法制下的自由人,每个人都要自觉受法律的约束。封建的小康社会也是法制相对健全的社会,但那是皇权专制下的法律,是靠株连震慑。小康社会的人对法律的服从是自觉的,小康社会的法律也还会存在某些缺陷,但具有法律心态的人只会设法弥补法律的不足,而不会去钻法律的空子。
9.诚信的心态
诚信是社会合作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最基本的准则。失去诚信,市场经济就难保证有序发展,人与人之间相互之间就没有安全感,人人相疑,同情心、慈悲心、社会公益心都会被抑制,人与人之间会渐渐变得冷漠无情。没有诚信,就没有真善美。而小康社会,必定是充满真善美的社会。没有诚信的心态,就没有小康的社会。
10.统一的心态
中国是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由众多的民族逐渐凝聚起来的统一国家。统一是历朝历代中国先进分子的一致愿望,而战争造成的分裂在历史上也不断发生。可以说,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是一部统一与分裂斗争的历史。中国统一,人民生活就幸福,中国分裂,人民就遭殃,这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历史规律。
小康社会是人民幸福的社会,小康社会必然是全国统一。小康社会不允许有人损害国家根本利益,小康社会安居乐业,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地各人各得其所,小康社会没有地方主义,小康社会法令统一,政通人和,小康社会人人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上述10点,我认为应该是小康社会应该具有的国民主流心态。
(摘自《中华儿女》2003年3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