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眼见未必为实

2003-12-10 15:59:00 来源:书摘 陈天昌 我有话说

不该有的97%

  
  过去老一辈人常把农历跟阴历等同起来。这显然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错误。
  
  不过据说在北京市的一次中学生天文地理知识竞赛中,有一道涉及历法知识的题目,竟有97%的人都答“农历即阴历”。答错的人这么多,说明过去在天文历法科普方面做得很不够。
  
  农历不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
  
  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也叫阳历,把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作一年,共365天5时48分46秒。世间最古老的一种历法叫阴历,把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作一个月,共29天半,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它不能反映季节。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它跟阴历一样,也把月亮圆缺一次定作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润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
  
  历法最初是由农业生产的需要而创制的,因为农事活动跟四季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农业有特别悠久的历史,历法的起源也很早。我国历代历法,据史书记载,共有99种,大多使用传统的阴阳历。我们的祖先在春秋时代,首创用19年7闰的方法非常精确地来调整阴阳历,这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贡献,比希腊人发明这个方法早了160多年。春秋以后,秦代的颛顼历和汉代的太初历都以365.25天为一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所使用的最精确的数值,与后来古罗马凯撒大帝所颁布的著名的儒略历相同,但是我国使用这个数值比儒略历要早好几百年。到元代,郭守敬集古今中外历法之大成,创制颁布授时历,每年的天数精确到365.2425天,跟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周期只差26秒,跟现行公历的一年周期相同,但是郭守敬的授时历比公历早了300多年。
  
  我们的祖先起先都使用土圭日影长度测定冬至的精确日期的方法,来测量地球绕太阳一周的精神天数,测得一年是365.25天。用这个数值制订历法,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够精确的了。但年头一久,小小的误差积累起来,使当时的历法显得不那么完善。南北朝时代的祖冲之想出了一个新方法,不直接观测冬至那一天土圭日影的长度,而是观测冬至前后二十三四天的日影长度,再取平均值,求出冬至发生的日期和时刻,测得一年是365.2428天,这在当时来说,是最精确的。后来元代郭守敬首创天文仪器“景符”,用来观测“冬至”的日影,测得一年是365.2425天,这是中外历史上所使用的最精确的数值。
  
  我国劳动人民从生产需要出发,还在战国末期独创了二十四节气。节气完全是太阳位置的反映,因此也就是气候寒暖的反映,和农事活动关系密切。二十四节气早就应用在历法中,这也是我国古代历法优越的地方。
  
  
太空漫步和人体卫星

  
  前几年,在报刊、图书和电视画面上,先后出现过太空漫布和人体卫星飘飞的报道,说的都是宇航员在太空离开宇宙飞船,独自进入星际空间腾空飘飞。这种太空试验,是为后来的宇航员登月以及离开座舱进入太空维修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空间站做准备的。一般报刊读者和电视观众,都把太空漫步跟人体卫星飘飞看做是一回事儿。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认识,太空漫步跟人体卫星飘飞不是一回事儿,它们之间还有不小的区别呢。
  
  苏联宇航员别利亚耶夫和列昂诺夫,曾乘“上升2号”宇宙飞船升空,这次飞行有一项任务就是做太空漫步试验——宇航史上人类第一次离开宇宙飞船跨入漫漫太空。列昂诺夫仔细检查了自己的航天服,如果航天服出毛病,太空漫步就会遭到失败,宇航员也会因此丧生。当年跟加加林同一批受训准备率先进入太空的6名宇航员中,有一人就是在从高空跳伞时,因航天服出现故障,造成急剧减压而丧生的。列昂诺夫穿的是一件橘黄色的特制衣服,共有10多层,具有良好的隔热防辐射功能,无论外面温度高达300℃,还是低到零下100℃,航天服里面都舒适温暖,帽子上还有通信设备,可以跟座舱里的别利亚耶夫通话。列昂诺夫接着走到座舱后的气闸舱,紧紧关闭的舱门打开了,他跨入了漫漫太空。长长的脐带样的软管跟航天服相连,源源不断地给他输送呼吸用的氧气。脐带样软管如果因故断烈,也会使宇航员丧生。列昂诺夫在太空飘飞(漫步)了10分钟,就回到了“上升2号”飞船内。
  
  在列昂诺夫实现太空漫步3个月之后,美国宇航员怀特和他的一个同伴,曾乘“双子星座”宇宙飞船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他也从座舱走了出来,作太空漫步。怀特穿的航天服里面装有空气和压强为30多千帕斯卡的纯氧,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通过一个装置吸收,里面温度不会因身体产生的热逐渐累积而升高。航天服还有坚固的外壳,最外层和最里层都由玻璃纤维编织成。外层可以挡住小流星的冲击,不致伤人。宇航帽上有双层滤色镜,在太空飘飞时滤色镜可以挡住大部分太阳光和有害射线。后来美国宇航员赛尔南、柯林斯、戈登、奥尔德林都曾做过太空漫步。
  
  人体卫星飘飞跟太空漫步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体卫星自带动力装置和供氧装置,没有脐带样软管跟航天器相连,飘飞时间长,离航天器也远。
  
  1984年2月3日到11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环绕地球飞行时,宇航员麦坎德利斯和斯图尔特,曾先后离开座舱,并解开跟航天飞机相连的安全带,自由进入太空。他们在离航天飞机大约100米的太空、距离地面265千米高的轨道上,以2.8万千米/时的速度,跟航天飞机编队飞行了一小时多,成为航天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人体卫星。
  
  上述两位宇航员进入太空时身上都带有动力装置——载人机动飞行装置,也叫太空摩托艇,外形像一把有扶手和踏板的座椅,高1.25米,宽0.83米,总质量150千克,靠喷气作动力飞行。太空摩托艇上装有两套压缩气箱,箱内可贮存液态氮12千克。每套压缩气箱有12个喷嘴,每个喷嘴能产生6.9牛顿推力。宇航员控制太空摩托艇上不同位置的喷嘴阀门,就能使自己向各个自选的方向运动,可以随时回到航天飞机上。
  
  乘坐太空摩托艇,宇航员可以在太空回收失灵的人造卫星,修理飞行中的人造卫星,检修或建造组装空间站等等。
  
  
鳄鱼泪

  
  人们都说凶残的鳄鱼在吞食那些弱小动物的时候,会流出怜悯的眼泪,并以此来讥讽那些假慈悲者。也说海龟让人捉住以后,知道末日将临,再也回不到自己的故乡大海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了,也会禁不住掉下泪来。
  
  其实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误解。
  
  动物学家对鳄鱼、海龟进行过仔细的研究,发现这些动物的眼睛附近,长有一些特殊的腺体,内有导管,并跟血管交错在一起,能把鳄鱼、海龟血液中多余的盐分离析出来,排出体外。由于排泄含盐体液的导管开口在眼睛附近,人们就误以为是流眼泪了。
  
  一些海洋鱼类是通过鳃来排出多余盐分的。有些海鸟有专门的盐腺来排盐,比如银鸥、黑背鸥等,具有鼻腺,因而掉的是鼻盐泪。海蛇有舌下腺,它通过舌下腺排盐。
  
  说到鳄鱼,还有一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有几种鳄鱼有吞食石块的习性,并且为了寻找合适的石块,常常不得不长途旅行。人们发现,鳄鱼吞食石块,一则帮助消化,因为鳄鱼吃东西,一般不经咀嚼,而是囫囵吞食,借助石块磨碎食物;二则为了增加体质量,有助于潜泳,石块起到了像船舶压舱物的作用。一般所吞石块约占鳄鱼体质量的1%上下。
  
  鳄鲁是潜水能手,有时一次能潜水几小时。鳄鱼能长时间潜水,是因为它能调节血液中氧气的消耗,每次潜伏水下的时候,每分钟心跳只有两三次,血流量大大减少,这时候其他器官氧的供应几乎中断,只保证对脑的供氧。
  
  鳄鱼看起来丑陋粗笨,可是捕食的时候却粗中有细。平时浮在水面,只露出眼睛和鼻尖,静静地伺机捕食岸边的动物。一旦看见猎物,就悄悄潜泳过去,甚至水面都不起水波。潜在猎物跟前,它会突然用长长的有力的尾巴把猎物打晕,然后用嘴咬住,拖进水里。或者用尖牙利齿一口把猎物咬成几段,大块大块吞进肚子里。多数种类的鳄鱼生性凶残贪婪,即使是同类也互相残杀,弱肉强食。所以一般供游人观赏的养殖池里,只放养个儿差不多大小的鳄鱼,免得小鳄鱼遭殃。
  
  凶悍的鳄鱼,几乎能袭击它周围的所有动物。但是鳄鱼与一种叫做千鸟的小鸟,却能和平相处,从不加害于这种小鸟。千鸟能自由自在地在鳄鱼身上觅食小虫,还能随便进入鳄鱼口腔,啄取寄生在那儿的水蛭。在鳄鱼闭上嘴巴的时候,千鸟只需轻击鳄鱼的上下颚,鳄鱼就会马上张开大嘴,让千鸟从嘴巴里飞出去。在鳄鱼闭目养神,张口小睡时,千鸟就开始担当起哨兵警卫的角色,一旦出现鳄鱼的敌害,千鸟就及时发出叫声,使睡梦中的鳄鱼惊醒,马上沉入水底,免遭意外袭击。鳄鱼跟千鸟就这样和平共处,相依为命。
  
  (摘自《眼见未必为实》,金盾出版社出版,定价:10.00元。社址:北京太平路5号,邮编:10003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