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首页|光明新闻|文化论坛|光明电视|光明报系|WAP
载入中...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人类语言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
2012-06-11 14:17: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姚小平  查看评论 进入光明网BBS 手机看新闻

  四

  于是我们要问:是什么原因使得有些语言格外具有竞争力?这样的语言,如英语和汉语,有没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从它们的演化过程中,能否观察到某些普遍的规律?

  说到语言的竞争力,首先要区别古今。相比于今天,古代语言的生存和蕃衍更多地依赖于它所寄寓的有机体——具有亲缘关系的个人及其组成的群体。远古存在过许许多多氏族、部落、部族,每一个这样的族群都有自己的语言,而一个族群的灭绝也就意味着一种语言的消亡。可以想见,千万种语言曾经存活而又绝续,没有留下任何记录。直到中古,仍有一种语言及其文字因整个族群遭屠而突然毁亡的例子,如西夏语和西夏文。一方面,这样的事情终究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直到近现代,一种语言的竞争力相当程度上仍取决于族群生存的实力,只是这样的实力不再指靠或不仅只凭军力、进犯、殖民,而是更多地仰仗经济、科学、文化、教育诸领域的优势。

  英语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两百年里我们目睹它怎样走出帝国,迈向全球。上世纪初叶,当英语朝着世界语言的方向挺进时,孙中山颇不以为然,觉得它只是在地理分布上占优势,就使用人口而言还是汉语据上风:“今日之英语号称流布最广”,然而“用之者不过二万万人,曾未及用中国文字者之半也”。(《建国方略·以作文为证》)今天我们会嫌他的说法不够确切,因为那时中国虽然号称有同胞四万万,文盲至少也得占去一半。不过这是小问题,我们知道他说的“用中国文字者”也即以汉语为母语者。看来他有些自诩,有一股子民族情绪,但他无意间道出了使一种语言具有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条件:操用人口众多。达尔文写道,一个生物种群能否存活、繁衍、昌盛,除了适宜的环境,具有自我调节和应变的能力以外,个体的数量还必须足够多,“在许多岛上,土著生物和外来的归化生物差不多数目相等,甚至已居少数;这是它们走向绝灭的第一阶段”。语言同样如此。当清朝入关,以数十万之军陷入上亿汉人之围,并且遣派旗人往各地驻防,形同自行分割的时候,满语便已走上衰亡之路,灭绝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对于物种和语言的消亡,19世纪的学人比今人更能坦然面对。达尔文写道:“对于物种的绝灭,我们不必惊异”;“物种一般是先趋稀少,然后绝灭,就好像疾病是死亡的前驱一样。……较为不利的类型,其绝灭几乎不可避免。”平常我们见人得病,除非是暴病、癌症之类,一般不会大惊小怪。至于语言,当它被另一种语言浸染时,我们就会觉得它病了;当我们听到洋泾浜、中式英语、夹杂洋文的中国话、南腔北调的普通话、老外不分四声的汉语等等,便以为语言病得不轻。但这些都不能算是疾病。什么才是足以致一种语言或方言于死地的病因呢?那就是停止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说母语或母言。在一个族群中,一旦这种现象大举发生,本族话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

  其实,就汉语而言,最激烈的竞争不是发生在它跟英语之间,而是见于它的内部,见于各方言,尤其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普通话也是一种方言,只不过被树为标准,更其通用罢了。达尔文的看法照样可以推及语言:“在各方面彼此最相像的类型之间,竞争一般也最为剧烈。……如果一个新群的许多物种,由于突然的移入,或者由于异常迅速的发展,而占据了一个地区,那么,多数的旧物种就会以相应快的速度绝灭。”

[责任编辑:周月琴]

0


相关评论

会员名:   密 码: 论坛会员注册 查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光明员工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 邮编:100062 联系电话:010-67078755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18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10486

京卫网审[2011]第0535号 国家药监局(京)-经营性-2011-0014 京网文[2011]0034-011号

京ICP证101021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40033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光明日报社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