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采访
华挺 

  快到赤道了吧,我想,按这个速度,再飞20分钟,就到了南半球。

  这里是北纬1度30分!2006年3月8日,国际妇女节,经过6个多小时的空中旅行,国航客机终于在晚上10点零5分降落在"狮城"的樟宜机场。

  新加坡,一个面积仅仅680多平方公里连淡水都要从马来西亚运来的地理小国,一个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600人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达25000多美元(2005年数值)的经济强国。鱼尾狮像、李光耀、亚洲四小龙、购物天堂和旅游胜地……这些在我脑中一闪而过。

  偶然的机会使这个城市成为我参加工作后迈出国门进行"国际采访"的第一站。尽管参加的只是一个"海外华文书展",尽管签证历尽坎坷直到行前两天才到手,尽管英语长久不用几成钝刀,但是,为什么我好像并不紧张?难道,是因为这个城市国家中大部分人是和我们同一种族?他们能讲和我们一样的语言,喜欢吃一样的白米饭。

  还是不一样。这里,海关的工作人员除了黄皮肤,还有棕色、黑色、白色的,他们一开口说的是英语,有的也只能说英语;这里,机场的绝大部分标志上都是字母--我一路默念着一些单词,祈求能找到一丝曾经的语感。

  在接下来的3天时间里,我马不停蹄地参加主办方安排的几乎所有活动,包括书展的开幕和文化展示,对中国出版代表团和新加坡大众集团的采访,海外华语发展和华文出版的几个论坛,与来自祖国内地、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出版人和文化人交流,参观新加坡国立图书馆和最大的书城,还有幸运地在书展的现场与我们光明日报出版社的展台合影。当然,在赤道三月的太阳爆烤之际,我们几个年轻人也去拜访了著名的圣淘沙岛和鱼尾狮像。

  在新加坡,英语是第一位的,在掌握英语的基础上,华语(当地更多称中文为"华语")会带来更多的机会。渐渐地,我摸索出一条采访的捷径:在认定采访对象后,先用英语打个腹稿,然后大步上前,把寒暄和要采访的背景以及问题简洁概括地用较为流利的英语说一下,最后再用华语细致深入地采访。这样的好处是,人家会尊敬你、重视你,从而会相对认真地应对你的采访。于是,十几篇图文并茂的稿子顺利发回国内,刊登在光明网上开设的该书展专栏。

  印象最深的是采访新加坡教育及贸易工业部部长曾士生。他认为,新加坡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非常国际化":一头连着西方国家的网络,一头连着东南亚国家的网络。他解释这种"中间人"的作用:"我们的华语讲得再好也比不过中国人,但我们会英语这个国际语,而我们的英语讲得再好也比不过西方人,但我们会华语。你们不'通',可以通过我们来'通'。"

  作为一个中国记者,生活在日益与国际接轨的北京,"国际化"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这既要外部环境,又须自身实力。但当机会来临时,你准备好了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为光明日报总编室编辑)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