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新闻线索到正式在本报刊出,整整过去了两个半月的时间;从写第一稿到最后定稿,整整反复修改了8次;做记者十几年,第一次对一篇稿件如此"痛苦"地"锤炼",这篇稿件就是2006年11月15日刊登在本报1版头条的《三个年轻知识分子和沙漠红枣林》。
发现新闻线索
2006年9月1日,是新疆第十五届乌鲁木齐对外经贸洽谈会开幕的日子。按惯例,我参加开幕式后在会场里四处观看。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个展位前,我看到许多参观者在争相购买红枣。抬头看看,是农十四师的展位。我知道,农十四师位于新疆最艰苦的和田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过去以种核桃为主要产业,什么时间开始种红枣了?好奇心促使我也挤在展位前。我看到一位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忙着招呼客人。听他的口音,不像是新疆本地人,是内地的口音,再看他的谈吐,更像是个内地来的大学生。他怎么会与红枣有关呢?这是我最初的好奇心所在。
第二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会已退休的王主席约我谈谈。我来到他办公室时,竟然发现早已坐在那的一个人,正是昨天我在乌洽会场见到的那位卖红枣的年轻人。原来他真是一位从内地来的大学生,他与两位志同道合的大学生放弃内地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投资1000多万元,在和田农十四师的沙漠里种出了中国品质最好的红枣。听他的讲述,我心里一直沉浸在一种激动中,这样的事在新疆不多见,在当今社会更不多见,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最好的榜样。随后的几天里,我一直在内心想着这些人和这件事。再与熟悉他们到新疆整个过程的王主席交谈,更加觉得他们令人佩服。作为在内地工作了几年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过去的生活与工作可谓令人羡慕,都做到了比较高的职位,收入也很丰厚,但为何要放弃这些在别人看似优越的环境到新疆最艰苦的和田自主创业呢?这种创业又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呢?带着这些思索,我多次与张群接触,交谈得十分深入。
经过反复思考,我向记者部汇报了这一线索,立即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9月下旬回报社开会时,我再次向记者部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又一次得到认可,并从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等方面得到了更详细的指导。
痛苦地写作
"十一"长假,我来到了离乌鲁木齐市2000多公里的和田地区,张群与他的合伙人张茂林以及他们所种的红枣林离和田市还有200多公里,在皮墨垦区那片才开发出来的沙漠里。和田刚刚开始开发,连个像样点的饭店也没有,到处是建筑工地,吃饭只能随便找个小店打发了。但我见到了他们3个大学生中最主要的一个人--张茂林,是他当年说服其他两位合伙人来到了新疆和田,是他在自己的努力下被农十四师邀请为昆仑枣业集团的总经理,是他的一些理念改变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将红枣作为本地的主导产业。这样一位采访对象,却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要想从他嘴里掏出想要的东西还真费了一番脑筋。
不管有多困难,反正我已来到了这里,我必须想办法撬开他的嘴,从他的口中挖出新闻来。随后的几天,我们天天在一起,谈工作,谈家庭,谈各自的妻子、孩子,以及大学的生活等等,慢慢地他的话题多了,我的采访也深入了,从中我了解到了许多线索,感觉自己的采访十分成功。回到乌鲁木齐市,坐在办公室里,我开始写作。开始我信马由缰,写完了才发现已写了8000字,快一个整版了。这哪行呢,我知道,报社将其选为报道的重点,是要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分子"栏目中的,而栏目放在头版不可能一次发8000字,四五千字还有可能,怎么办?自己改吧。
写好的稿件就像自己的儿女一样,一点儿也不舍得割去,几次修改都没有改成。修改了4次,稿件还有4000多字,我已经改不下去了,将它发回了记者部,请领导们再改吧。没想到,领导们将其修改了几遍后,又发回到我处,要求我再改一次。坐在电脑前,看着自己写成的文章要缩水,心里很不是个味,但想想文章都是改出来的,9月份在报社开会时,浙江站的同志介绍经验时也谈到他们为一篇稿件修改多次的经验,当时心里还很羡慕他们有这样好的环境,一旦自己遇到时,怎么就有了为难情绪呢?想通了,但脑子里还是一片空白,觉得无从下手。几天后,终于改完发回了记者部。说实在的,那几天我心里一直很不安,本应是自己的事,反而让记者部的领导们为自己做,更何况自己对这些事和人是最熟悉的呀。只是因为怕自己写的文章被压缩,就不修改了。在这种反复的不安中,电话还是来了。宋言荣主任说,报社领导看了稿件后觉得文章没写出精华来,感到人物和事物不突出,要求再改。同时,宋主任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可能是文章写得太长,想表达的东西太多,造成了这种感觉。
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我一下子明白了,我总感到没尽兴,就是因为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明白了这一点,我这次也是第8次修改可以说顺利了许多。当终于将稿件改好传回记者部时,我给宋主任打电话说:"我觉得这次的稿不错,你再看看。"没多久,宋主任来电话说:"不错,可以发了。"他还告诉我,编辑部为全文改了开篇,以今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通讯主人公的红枣基地作为由头。"有哪么好的由头,为什么不加上?"我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顿时轻松畅快了许多。
反响及感想
文章见报后的反响出乎我的预料,先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各位领导全都拿到了这份报纸,而且兵团日报和农十四师的机关报全文转载了此文,兵团日报还转载了本报的评论员文章《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分子喝彩》。聂卫国政委专门将我叫到办公室,向本报表达了他的谢意,认为我们替他们发现了一个典型,光明日报开辟的《新农村建设中的知识分子》栏目很有创意。
再一天,宋言荣主任发给我一个短信,让我看光明网上的留言。我打开留言时,发现已有多位网民在网上留下了自己的感想。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张群的父亲也在网上留下了自己的话。他写道:感谢王瑟写了这篇真实的报道。我是张群的父亲,今年67岁,我1956年至1969年曾在西北兰州白银工作过。那时年轻的我是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感召,到大西北参加建设的,是西北这块地方锻炼了我。没想到子承父业,小儿子又跑到大西北的大沙漠上去创业,是出乎我的预料的。本来他从中国纺大毕业后在上海等地工作很顺利,突然跑到新疆去创业,我也一直想不通。工作生活是如此之苦,他从不告诉家里,看了报道我也发现他比我当年在风沙之地白银更艰苦,这样也好,越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炼人。人有各种各样的活法,但要创业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网民们还写道:"任何成功都有无尽的磨难在等待着。"这句话说得好,只有经历了磨难,才显出成功的价值。人是需要精神的,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创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年轻人要有年轻人的朝气,要学会把握奉献和获得的结合度。甚至有网民干脆写道:3位年轻知识分子和沙漠红枣林,写得好。
看到网民们的留言,我心里涌出一股暖意。同时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写作的艰苦。在自己十几年的记者生涯中,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写得最苦的一篇。从中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真正体会到了"好文章是改出来"这句话的寓意。
采访写作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局是快乐的--这就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
(作者为光明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