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接手成为本报联系中国工程院的"跑口"记者,就有机会参加两年一度的院士大会报道工作,我感到很幸运,但更多的是责任和压力。
院士大会的正式议程从2006年6月5日开始,但我们从5月底就开始忙活起来。先是通过部门拿出详细可行的报道方案,然后上报编委会,得到报社领导的肯定与指示后,再与中国工程院交换意见。
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院士们为国家和地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工程院与本报合作,利用《科技周刊》两个整版的篇幅对此进行宣传报道。这项工作于5月30日启动。为了能够紧密配合院士大会的议程,科技部的几位同志还特意会同印厂组版室的几位同志,在6月4日(星期日)下午加了半天班。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6月6日,就在院士大会召开的第二天,本报两个版的相关内容成功、漂亮地刊出,及时送到会上,得到院士们的一致好评。
院士大会前后我共发了10篇稿(含合写),编辑版面两个。在紧张、忙碌的驻会采访过程中,我结识了不少德高望重的院士。他们深邃的思想、得体的言谈、稳健的举止和高尚的品德深深地感染、打动着我,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想用几个"心情"词语来表达自己在此次宣传报道工作中的体会:
1.顾虑。在采访过程中,我在两方面有所顾虑。一是院士们大都年事已高,身体不太好,需要足够的时间休息;而大会议程又安排得很紧凑,除了就餐和午休,几乎没什么时间留给记者采访,我实在不忍心为了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而占用院士们宝贵的休息时间。这样,一个难题就摆在了面前--到底何时采访呢?我的办法是:抓住会间休息或院士们因为上厕所而离开会场的时机。在大会第二天采访院士们对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反映时,我就是这样做的,结果证明很成功。
我的另一个顾虑是:近几年少数媒体对院士队伍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大肆炒作,已经引起了许多院士的极大反感,我担心院士们会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些记者。然而,接下来的事实告诉我:事情并非我想象的那样,院士们在接受我的采访时都是那么和蔼可亲和积极热情。
2.骄傲。到院士大会采访的媒体很多,各式各样的采访请求,令会议主办方应接不暇,很是为难;可当对方得知我是光明日报的记者,都会对我"高看一眼"或"一路绿灯"。我在受宠若惊的同时,内心感受更多的是骄傲和自信。这一点,在采访沈国舫副院长关于中国工程院对农轻环学部进行调整一事时感受很深。尽管另一家媒体的记者赶在我之前找到了采访对象,但会议主办方的工作人员还是积极为我联系并鼓励我做好采访。
3.感动。当看到金展鹏院士腿上盖着厚厚的棉被坐在轮椅上,由家人推着来参会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当发现张信威院士在开会前的几分钟仍不忘拿出铅笔在草稿纸上演算图表时,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当听到唐明述院士在电话里讲述自己从1960年就开始从事基建工程寿命问题的研究,至今仍不遗余力地关心并呼吁"提高基建工程寿命,用好老百姓的钱"时,我再次被深深地感动了……面对这些可亲可敬的院士们,我所做的,只有用胸前的照相机留下这精彩一瞬间,用手中的笔记录下那难忘的一幕。
4.遗憾。如何评价自己在院士大会报道中的工作表现呢,我的答案是"遗憾太多"。刚刚接手采访中国工程院不久,对很多事情还不太熟悉,所以在工作中没有放开手脚;由于对报道内容考虑不周全,遗漏了"创新与发展"学术报告会精彩内容的报道机会。我想,自己应该吸取这次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和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更出色的发挥。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科技部的领导以及摄美部的郭红松、赵洪波几位同志,他们在此次院士大会的宣传报道工作中,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作者为光明日报科技部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