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的"两会"报道,我参加过好几次。每到结束时,都有很多感想,总是来不及细细回味,一年就过去了。2006年却不同,还不到结束时,我就按捺不住地想写点什么,因为在3月里,每一天都有许多感动,堆积胸口,急于表达--我在特刊版面编辑这个小角色里所看到的"两会"报道大舞台。
新领导和老搭档
2006年我还是做《两会特刊》2版的版面编辑,与往年不同的是,特刊有一位新主编--邢宇皓同志。头一回做报社重头大戏的特刊主编,压力可想而知,旁人只看到他举重若轻的镇定,我却能看到他的紧张,那是对工作高度负责的紧张:报道开始前,除了报社的预备会,他又召集特刊组的几位同志,几次三番讨论,调出本报和其他报纸往年的《两会特刊》仔细研究;报道开始后,特刊组规定下午5点上班,他下午1点就来到编辑部开始工作,每天说得最多的就是"得要出新意!"夜里两个版工作结束后,他把人都放走,版样却留下,自己一遍一遍再斟酌,总是坐到凌晨一两点。
领导虽是新的,搭档都是旧友。
蔡侗辰,我们又一起编辑特刊二版。作为富有经验的老编辑,他总在组稿最紧张时,三言两语就解了死扣。一句口头禅"别急,别急",不知多少回让在天天"推陈出新"压力下直冒汗的我安稳下来。我每每感叹,所谓经验,平时是看不出来的,总要到紧要关头,方显英雄本色。
郭红松,美编,每年都为特刊做"锦上添花"的美化工作。今年为特刊2版"专家话数字"栏目每天制作一幅图表,并根据不同稿件需要临时制作漫画。每天都是稿子到了才能定内容,拼版前就必须完成,也就是下午6点才敲定,7点半左右就必须出活。我是急性子,总是一个劲猛催,他也不慌,每出一幅总三番五次修改。待我耐下性子细看,果然一次更比一次精致,不由暗忖:到底是搞艺术的,完美主义啊。
如果说新领导的创新和干劲让特刊组如上紧的发条,动力十足,老搭档们则让这发有条规律地回弹。整个特刊因此既气势澎湃又有条不紊。
活跃在文字背后的老将新兵
总结"两会"报道,不能不提到我们大批的文字记者和编辑们。作为版面编辑,我没有机会亲见他们的工作状态,但他们的身影却无比生动地活跃在我所看到的一篇篇稿子的字里行间。
单三娅同志的稿子在2版几乎每天都有。她是报社的老记者了,听说参加"两会"报道却是头一次。从她的稿子里我看到一个老记者不懈的努力和追求;在她所熟悉的领域里,采访到张抗抗、魏明伦等文化名人,在她所不熟悉的领域里,也写出了农村合作医疗和中医药产业化等一系列稿子。你能从中看到她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迅速充电的状态。人大组的蔺玉红也是如此,本来是跑网络信息产业领域、报道通讯前沿的行家,这次领了"话说新农村"栏目的任务,从农村基础建设到文明乡风,篇篇都能出彩。
这就是我们的记者,不管是平日术业专攻在哪个领域,逢到重大战役,放到哪里都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两会"期间,我的版上用了近百篇稿子。有那么几篇,印象颇深。一篇是罗旭的《重塑教师的人文精神》,写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讲他创办网上教师论坛,稿子很短,却有不少句子让人过目难忘:"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点燃青年教师心中的激情和梦想"。看完我就想,记者是敏锐的,在交谈中抓住了最精彩的话,感动了我,自然也会感动读者。
还有一篇"专家话数字"栏目中张玉玲的《文化走向世界任重道远》,记者采访前新闻出版总署领导桂晓风,从一堆枯燥的我国对其他国家出版物贸易逆差数字出发,分析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不足的大问题,为出版行业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建议,见地不凡。这背后,我能感到记者选择题目的犀利目光。
冯蕾的那篇《小商品创新天地宽》,以珠江酱油和温州打火机说创新,颇有新意。印象更深的是文章到我手里时,编辑胡其峰的文前留言:"此文较长(注:指比栏目规定字数),但以小商品说创新,小故事里蕴涵大道理,切合栏目要求,建议重点处理",再前又有童怀同志留字:"此稿确实不错,建议特殊处理,就不删了"。每想起这些,我都会心而笑。因为这里面有我们作为编辑共同的快乐,那就是读到好文,惺惺相惜,总忍不住要拍案叫个好才痛快。
用心工作的人们都知道,工作着是快乐的。
两件急活
作为特刊2版的编辑,与摄影记者接触是最多的。重点摄影栏目"两会长镜头"就在2版。摄美部的刘新武、高腾、程伟光、赵洪波都为这个栏目付出了心血。而我最不能忘的是这个栏目的两件急活。
"长镜头"原定是两张历史照片配一张现场,就某个主题以图片形式采访一个委员或代表。刚推出一天,反馈回来说现场的少了,新闻感不够,当时已是下午5点多,当天准备用高腾的一组片子,我给他打电话,问是否能再去驻地转转,再补一张有新闻感的。他那时刚刚结束采访,在返回报社的路上,只说了一句话:"好,我马上掉头回去拍,你等我。"这一掉头,再回来已经快8点了。片子当晚用出,栏目立刻就换了风格,突出了现场感。
另一次是程伟光的一组照片。当天上午手里已经有两张现场的片子了,但我觉得不太理想,于是请程伟光去再拍几张回来。下午两点他就去了会场,4点打电话回来自动告诉我说,还没拍到,因为当天安检很严格,他没能进去,只好一直在场外等。我说要不回来吧,将就用手头的得了,他不肯,说:"没事,我等他们散会了再找机会拍,只是得晚点才能回来。"一等又到了7点半。片子回来后,我们比来比去,还是想用原来的,和他商量,他一句怨言没有,只说:"你们看怎么好就怎么来。"
过后我才想起来,当时都没问他们在哪儿吃的晚饭。都那么晚了,正值下班高峰时段,又要赶回报社,想来肯定是没吃了。
十几个热闹的夜班
在报社上了7年夜班,爱夜班,也不爱夜班。爱它紧张高效的节奏,不爱它的寂寞劲。白天里喧嚣鼎沸的整条走廊,到夜里黑了大半,就剩东头两三间办公室还亮着灯,人也不多,一个版一两个人,再加上值班主任和老总,实在比不得白天的人气。
但"两会"期间就不一样,这十几个夜班,热闹非常。摄影美编都是盯在夜班现场办公的,有大稿要发的记者多半会来盯版,文字编辑也有放不下心的要来看看。各组的负责人更得来,王立主任总是下午就到了编辑部,韩秀琪、陆彩荣、童怀、张传亚几位负责人也几乎每天必到夜班,一直盯到出大样,看了样子才放心。
平常寂寞冷清的夜班办公室,十几天都挤满了人。拼版时,身后总围着一大群人,群策群力;出了样子,人人都争着看,有夸的也有说不足的。热闹自是不必说了,更重要的是,随时有沟通,随时有修正,随时交流碰撞出创意和灵感,而这些,能在第一时间体现到版面上。
在这些热闹的日子里,我感到最多的是敬意,没有人规定谁必须来,谁必须盯到出样,但谁都放不下,不请自到。尤其,当你知道,这中间,有人的老母亲病危在医院,有人的孩子发烧在家里,你能不肃然起敬吗!
两个"编外"人员
最后不能不提的两个同志,虽然不在报道组的名单里,却每天都和我并肩作战。
一个是扫描图片的陈松,他是新来报社的小同志,每天负责给夜班的所有版面的图片作技术处理。"两会"期间,仅特刊2版,每天图片都在10张左右。难得的是他那份耐心。印象最深是"政协三明星"那组图片,片子抓的都是焦点人物:吴敬链、林毅夫、李书福,选角也精彩,后期如何处理才能锦上添花就成了难题。最后我们确定先连接后裁切再加羽化处理,又根据人物头像大小反复几番调整--这组片子的后期处理用了将近40分钟,为从技术层面追求最理想的效果,陈松比我们还较劲。
另一个是给我们2版拼版的袁京生,也是个老搭档了,曾给我们国际版拼过很长时间。"两会"期间和平时不同在于,改得细,样子出得也特别多,大概是平常的两到三倍。老袁是个耐心人,从来没有怨言,而且比我们还仔细,还怕出错,每有改动,不等我们催,就主动出了新样子拿来看。2版的固定栏目"风采录",每天五六七八个人头,他格外谨慎,每天都不忘提醒我几遍:"你把那人头再对对啊,可别错了啊!"听多了,我就不耐烦嫌他啰嗦,他也不急,第二天接着说。
"两会"期间的照片很多被评为好稿,我们的版面也得了几个好版面。每次站在光荣榜前,虽然看不到他们的名字,可他们在电脑前默默工作的模样,总会立刻回闪到我的眼前。
视觉所限,我所看到和接触到的只是整个"两会"报道组里的很小一部分,然而,短短十几天,多少事难忘。就在这一小部分人身上,我感到了我们整个"两会"报道组的精神,更感到了我们这张报纸的希望。
(补记:2006年9月,我报名到基层挂职获准,来到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担任副区长。岳阳楼下,我吟哦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突然对报社工作的意义产生了顿悟,遂记之。)
(作者为光明日报国际部副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