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的点滴记忆
罗旭 

  到报社4年多,参加了4次"两会"报道。从最初每天为中宣部写光明日报当日报道总结,到成为记者奔赴"两会"现场采访,这中间有太多的点点滴滴,伴随着我的职业成长,清晰地印在我脑海中,纵使时光推移,报纸泛黄,记忆却不会褪色。

  2006年3月,有幸再次参加"两会"报道,在政协报道组度过了紧张而充实的半个月。在这里且记下几个片断,权作对一起合作过的师长与同事们的感激与敬意。

策划会

  "两会"前,翟惠生副总编召集大家开报道策划会。会上,他提出,光明日报的"两会"报道必须贴近知识分子读者,在深刻与鲜活的结合上狠下功夫,展示光明日报在重大报道上的政治强势、文化强势、知识强势,力争使"两会"报道成为本报"特色年、质量年、管理年"活动的一个良好开端。

  那天策划会的气氛很热烈,大家畅所欲言,从报道栏目的设定、特色的突出到角度的取舍都进行了充分讨论。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两会"报道中要着力处理好五个关系:把握"两会"主题与突出本报特色的关系;唱响"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主旋律与把"两会"报道办成"文化日记、学术日记"的关系;反映宏观全局、气势恢弘的稿件与鲜活生动现场新闻之间的关系;反映各级领导声音与基层代表委员声音的关系;政治界、企业界代表委员的稿件与知识界代表委员稿件的关系。

  会议一直开到下班时间,与会者仍意犹未尽。"到报社这么多年,我还是第一次参加'两会'报道呢。"文艺部副主任单三娅说:"虽然我是'新人',但我心中的热情十足,干劲儿十足。"

不眠夜

  2月底,我接到任务,写一篇总结全国政协上一年的工作重心的报道--《为"十一五"规划建言--全国政协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专题协商》,3月3日政协会议开幕当天在《两会特刊》1版整版刊登。

  经多方联系,3月1日下午,我到全国政协找相关工作人员拿了半尺厚的资料,回家的路上,天气渐暗,我心急如焚--5000字的文章第二天中午前要交稿,真是要分秒必争啊。

  回到家,便一头扎进资料堆,既要全面概览又要找出重点,不遗漏要点,只恨自己生不出五膀六臂。半夜12点,资料终于大致翻完。思路理清后,先列下提纲,开始动手写作。等稿件基本完成时我才发现,外面已经天光大亮。

  抓紧时间洗漱一下,冲出家门坐车去报社,到办公室后,政协报道组组长张传亚已经在等我。我迅速把稿子传到他的电脑里请他再加工。一个多小时过去,经他修改、删节、润色后的稿子,果然面貌一新,顾不得中午没吃饭,赶紧打出样儿来送报社领导审阅,稿子顺利过关,见报后被评为好稿。

  3月3日早晨,在办公室翻开刚拿来的报纸,心里几多感慨:从刚到报社时,连写短消息都不大会,到现在能写重头报道,这中间得益于多少老师的指点和帮助,而我又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这份成长真的来之不易。

夜归人

  "两会"报道既要求生动、严谨、有深度,又要求有速度,当天采访,当天写稿,次日见报。半个月里,大家都忙得马不停蹄。

  一天上午约了司机江师傅去委员驻地京丰宾馆采访。刚到京丰,江师傅接到蔺玉红电话,说要从京丰出发回报社。"这丫头腿儿可够快的。"江师傅说,"早上我刚把她送到东北四环的21世纪饭店,怎么这么会儿工夫她就跑这儿来了。"

  那天中午,委员们小组讨论散会后开始用餐,我则在走廊和房间里见缝插针地进行采访,下午1点委员们陆续要休息了,我退到一楼大厅,准备整理一下笔记等待下午开会。在电梯里肚子饿得咕咕叫,才想起自己早上就没吃东西,一股委屈涌上心头。没想到,电梯一开遇到步履匆匆的摄影部程伟光,一转身在大厅里又看到正在翻阅资料的经济部的温源。原来不只我没吃上饭!心里的委屈一扫而光。自己也觉得好笑,这是什么心理!

  "两会"期间,为了节省时间,我住在报社楼里的招待所,也就有机会看到了别的同事的作息时间--通常夜里十一二点,走廊里还人来人往。而"两会"报道负责人、国内部主任韩秀琪更是要等当天上版的稿件都确认无误了、记者们都回家了之后,才离开办公室,而这时往往已是凌晨一两点。他已年过半百,在他离去的背影中,我看到了太多的疲惫、坚持和责任。

  (作者为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