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特殊的经历
金振蓉 

  一边是早已制定好的报道计划,一边是事到临头不允许上会采访。这种情况在我20多年的记者经历中,还是头一次遇到。

  全国科技大会一年一度,而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却有些特殊。作为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会议,中央主要领导将出席会议。规格提高了,采访却增加了难度。会议只安排了新华社采写通稿的文字记者参会,以往能参会的几家大报社,这次都被拒之门外,这意味着本报除了采用通稿外,没有其他稿件来源。 怎么办,作为知识分子关心的重要领域,在重大科技活动中光明日报一直有着自己的声音,何况是在十六大之后召开的如此重要的会议。退路是没有的。我们部门全体同志只能发扬"王铁人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编委会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决定对采访计划进行调整。没有采访机会,我们就在"巧"上做文章。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和当天,为了烘托气氛,本报在1版头条和1版连续两天刊发了《科教兴国的乐章--写在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前夕(上)》和《科学春天的回响--写在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前夕(下)》两篇综述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以"科学春天"作题,使人们联想起1978年那个使人们解除思想桎梏、具有历史意义的科学大会,由此体味20多年后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兴旺。

  此外,我们还在"厚重"上下功夫,通过对会议的报道,提升光明日报的影响力。缺乏会议现场新闻当然非常遗憾,但弱势有时也孕育着优势,版面上可以有更多地方刊登我们所策划的内容。我们科技部日常联系了众多专家学者,特别是参与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专家们。在日常采访他们时,已经了解到他们对于国家的科技宏观发展战略有许多独特的思考。我们收集了大量资料,做了充分准备。会议期间,我们密切关注其他媒体,特别是网上有关会议的动态报道。许多专家学者都是我们的老熟人、老朋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次的会议代表。我们虽然不能上会,也一样能够采访到他们。这种采访方式很独特,有时是将采访对象约出来,有时是请国家科技部的同志帮助,以工作人员的名义前往代表驻地。我们通过采访会议代表,不但间接感受到会议气氛和直接了解到会议内容,而且在报道安排上避免了会议程序上的内容,更多地发表专家学者的看法。如我们采访了国家中长期规划总题组副组长王元,刊发了《奠定科技腾飞的坚实基础--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专题组副组长》。综述文章《建设创新型国家:从振兴到强盛的必由之路》,从何为创新型国家,为何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会议召开的3天时间里,本报1版天天都有自己的重点稿件。有意思的是,当这些稿件刊发前送到有关部门审阅时,总是很快就通过了,并被戏称为"免检产品"。

  这次报道中的大部分稿件是我与本部门副主任吕贤如,年轻记者齐芳合作完成的。回想当时面临的困难,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向领导陈述困难以推脱责任,版面上刊发通稿也可以完成会议报道任务。但是,编委会提出了要把光明日报办成"学术日记、文化日记",办出大文化特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报社的一员,如果每个人都自觉地多扛起一份压力,多担一份责任,就是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多尽了一份力。正是这种动力,促使我们自我加压,克服困难,打胜了2006年科技报道的第一仗。会议结束后,本报的报道赢得主办方和社内领导、同事肯定时,内心的那种充实感,确实无法用笔墨形容。

  (作者为光明日报科技部副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