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讲坛》创办的前前后后
殷燕召 王保纯 

  自2006年5月18日起,光明日报以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光明讲坛》,一大批著名的知识大家在此讲述文化问题,发表卓越见解。这是中央级平面媒体首次推出的大型栏目,也是光明日报历史上从没有过的大动作。

  至年底,《光明讲坛》共出版17期,先后刊登了朱汉民、王蒙、冯骥才、丘成桐、彭林、杨义、易中天、余敦康、张伯里、叶廷芳、大江健三郎、陈力、王朝柱、张梦阳、金开诚、王博、王学泰、汤一介、陈佳洱等19位知名作家学者的讲演。知识界有名的人物、深入浅出的演讲,引起了社会特别是知识界热烈反响。

  回顾《光明讲坛》创办前后的历程,我们深深感到,《光明讲坛》获得的成功,是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编委会领导精心指导的结果,也是读者热情鼓励和报社同仁大力支持的结果。有这样三件事,让我们非常感动,铭记于心。

  第一件事是"讲坛"题材和主题的示范。记得在4月份,《光明讲坛》还处于筹备阶段,天林总编辑就告诉我们,这个栏目是中央领导同志在2月份建议开办的,连"光明讲坛"的四个字都在纸上写下。后来上级机关的有关领导还几次打电话,向编委会询问《光明讲坛》的筹办情况。

  报社编委会高度重视《光明讲坛》的创办工作。我们是全社公开竞聘和报社指定相结合上岗担任主持人和主编的。刚刚走上这个新的工作岗位,天林总编辑和主管这一工作的翟惠生副总编辑就分别找到我们,鼓励并具体指导我们办好这个专栏。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总编辑找我们的那一次。那天下午,当我们紧张而又兴奋地来到总编辑办公室的时候,总编辑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笑着迎了上来,和大家一起坐到沙发上。总编辑和大家一起聊起了"讲坛"的定位、指导思想、演讲的人选等等。使我们惊讶的是,许多情况总编辑比我们想得还多还细。本来严肃的话题,在总编辑幽默的语言中变得轻松起来。我们深深体会到领导的信任与理解,表示"全力以赴把讲坛办好"。

  通过编委会的指导,"讲坛"的原则和方向确定了,但具体怎么办,我们心里没有底。报社同事们纷纷给我们提建议,但具体题材和主题仍不清晰。这时,为了报社整体改革,总编辑正在湖南调研,在奔波忙碌中,他依然牵挂着"讲坛"的尽快出版。在离开湖南去广州的那天,长沙下起了大雨。就在临去机场前的两个小时,总编辑突然想到赫赫有名的岳麓书院,它能否作为"讲坛"第一期的题目呢?总编辑顾不上赶飞机,立即来到岳麓书院。当听完岳麓书院院长朱汉民介绍的书院历史和它对近代中国发展历程所起的作用后,总编辑十分兴奋,他敏感地捕捉到《光明讲坛》第一期的题目:"从岳麓书院走出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者,'实事求是'这块匾在岳麓书院悬挂了上千年。从一个具体的书院,能够引出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成长,以及与党的思想路线的渊源。"于是总编辑当场就约请朱汉民院长为《光明讲坛》作一次演讲,题目就是"岳麓书院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关系"。

  5月18日,《光明讲坛》第一期《岳麓书院和中国知识群体精神历程》刊出后,反响很好,当天就有10多家网站转载并评价。第二天,总编辑把我们找去,高兴地告诉我们,中央领导同志一早就来电话说,他逐字阅读了这一期内容,并要求"讲坛"就照这个路子办下去。得到了领导同志的肯定,我们欢欣鼓舞,也一下子打开了思路。

  照这个路子,《光明讲坛》又组织刊出了著名作家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国际著名数学大师丘成桐的《数学家之路--从"庞加莱猜想"说起》等演讲。这几期"讲坛"刊出后,编委会的领导都向我们及时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给予的肯定和表扬,使我们干劲更足了。一天晚上,我们突然接到报社的电话,编委会的领导兴奋地告诉我们:中央政策研究室对《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一稿作了摘编,还配发了内容简介,印送给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位领导同志也专门给王蒙写信,希望他能把演讲的内容整理成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

  "讲坛"出版三期后,在周一报社的"大碰头会"上,报社领导还传达了中宣部《新闻阅评》给予"讲坛"的充分肯定:"《光明讲坛》主题定得好,栏目令人耳目一新,读来为之一振。讲稿思想性、生动性、可读性溶为一体,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明确先进文化走向,增强开拓进取信心"。这个评语也是上级机关对我们的一次肯定和激励。

  第二件事是栏目特色的明确。作为一个新办的"大栏目",要形成鲜明特色并非易事。中央领导同志和编委会给予的及时指导,使我们加深了对这个栏目特色的理解。

  记得在做第八期演讲时,因准备好的一篇稿子临时撤换,仓促间我们推出了一篇尚待修改的讲战略机遇期的演讲稿。此前报社曾请人讲过这个问题,记者们反映也不错。但是因为演讲的不是文化问题,准备得又仓促,带有四面出击的苗头。

  出现这种倾向后,总编辑马上找到我们,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光明讲坛》要集中精力做文化,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那一次我们围坐在总编辑的办公桌前,边听边记,总编辑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要求我们从定位、特色、选题、作者和版式五个方面进行总结,突出"大文化"特色,支持光明日报的整体风格。后来中央领导同志还专门批转来刊有介绍解放日报"文化讲堂"的《新闻阅评》,天林总编辑指示我们认真学习体会。

  这次总结使我们明确了"讲坛"要围绕着文化做文章,增强《光明讲坛》的文化特色和权威性,掌握文化领域的话语权。此后,我们相继推出了叶廷芳研究员的《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作家大江健三郎的《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路》、史学家陈力和剧作家王朝柱的《长征:真实历史无尽故事》、张梦阳《鲁迅在今天的价值》等题目,使《光明讲坛》的文化特色逐渐鲜明起来。

  第三件事是栏目整体风格的把握。讲坛的文化定位清楚后,如何再上新台阶呢?为此,总编辑再一次找到我们。这一次,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讲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还远远不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讲坛"要进一步坚定已有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在思路和实践上成熟起来;进一步在内容形式上继续创新;进一步在题目、人选、文章质量上提高水平。而且总编辑还指出了具体的办法--讲坛要形成系列。总编辑的指示又一次给我们点明了方向。我们根据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八次文代会第七次作代会上提出的"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的论述,对整个文化领域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决定从继承和创新两个方面讲中华文化,开辟了《灿烂经典》和《时代风华》两个系列。

  在《灿烂经典》系列,"讲坛"刊出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金开诚的演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个重要思想及其古为今用》。很快编委会又向我们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这就很好,讲坛要把作者选好,选真正的大家;把题目选准,要是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抓住这些内容,把文章做深做透;有提问,有现场感,长一些没有关系,要不惜版面。还可再配一些背景资料。"总编辑更是一针见血告诉我们,要办好"讲坛",就是要解决"谁来讲"、"讲什么"、"怎样讲"这三个问题。领导这样及时、准确、具体、透彻的指示,使我们深为赞叹和感动,可见领导对《光明讲坛》关注之深。因此完全可以说,"讲坛"是在中央领导同志和报社编委会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成长的。

  正是在领导的关怀指导下,"讲坛"的路越走越清晰,越走越宽广,相继推出了一批精彩的演讲。在《灿烂经典》系列,有北京大学教授王博讲的《<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汤一介讲的《儒学的当代价值》;在《时代风华》系列,有社科院研究员王学泰讲的《中华饮食文化精神》、北京大学教授陈佳洱讲的《我国物理学的发展与挑战》等。

  讲坛的推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读者说"《光明讲坛》值得每一次期待,是这个夏天最好的礼物"。"《光明讲坛》开得的确是好,我总来学习大师们的讲课。有了《光明讲坛》,就会有传统文化的创新,民族文化的繁荣,先进文化的前进。"还有读者打电话要求单独订阅刊有《光明讲坛》那一天的光明日报。不少读者催问《光明讲坛》何时能结集出书,好利于他们收藏阅读。更有读者希望到演讲现场,聆听大师们的讲演。每一期的"讲坛"都能得到众多读者的反馈,他们讨论问题、发表见解,如同品尝一道道"文化的盛宴"。

  如今,《光明讲坛》已经取得了一定社会影响。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和北师大出版社先后与我们联系,希望能出版《光明讲坛》。一些杂志也多次转载"讲坛"的内容。"讲坛"的稿件在近百个网站转载,许多读者争相传阅,在讲坛2006年刊出的17期中,有4期被《新华文摘》封面介绍并转载。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现代文学馆讲坛、CCTV-10频道《百家讲坛》,文汇报《每周讲演》等,也都同《光明讲坛》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

  回顾2006年的经历,《光明讲坛》创办的前前后后,须臾离不开中央领导同志和编委会领导的关怀和指导:第一次,这种关怀和指导催生了"讲坛";第二次,这种关怀和指导扶正了"讲坛";第三次,这种关怀和指导发展了"讲坛"。其实又何止这三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次次的关怀、一点一滴的指导,伴随着《光明讲坛》的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如果把《光明讲坛》比喻成一颗小草,那么中央领导同志的关怀和读者的鼓励,就如同春风雨露,滋润着它成长。办好《光明讲坛》,是时代赋予光明日报的一种责任,一种文化的责任、一种历史的责任,我们能够担当这份责任,能够在关怀和鼓励中前行,真的很幸运!

  (作者为光明日报《光明讲坛》主持人、主编)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