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最后一天。踏出家门的那一刻,原本带着一些睡意的我立马精神抖擞--下雪了,今冬的第一场大雪!眼前雪花纷纷扬扬,空气干净澄澈……瑞雪兆丰年,这场大雪是否预示我们精心准备了几天的年终专版也将有个精彩亮相?
几天前,因为赶年终专版,我和部门的编辑还有几个实习生一直加班到很晚,走出报社大楼的时候已是万家灯火。
"怎么还不下雪啊?我想看到北京的雪……",来自南国的小实习生说。
"快了,快了,很少有哪个冬天不下雪呢。说不定明天就下雪了。"
天遂人愿。想到自己的天气预报这么准,我不禁有了小小的得意。
经过一路跋涉,终于看到了报社楼顶那几个红色的大字,不禁周身变得温暖起来。走进办公室,迫不及待地捧起桌前的报纸,温馨的粉、明快的黄、蓬勃的绿,还有雅致的灰和热烈的红……我们的《2006年·中国成长报告》终于绚丽出炉。
雪前
要权威,要大气,要有光明特色!编前会上,沈卫星、陆彩荣两位主任不断传递着总编辑的指示。徐华西主任和周华拿来一张张兄弟报纸的年终专版,反复研究,认真分析,虚心借鉴,大胆超越!在中央党校学习的汪大勇主任也打来了一个又一个电话,询问,叮嘱,鼓励。
受到鼓舞,有了信心,更有了压力!回到部里,困扰的问题依然挥之不去。文化记忆,理论热点,科技印象,经济回眸……这些好听的名字我们也想到了,可都被人家抢先了,我们的教育叫什么呢?要醒目响亮,更要雅致、有韵味,当然还要不着痕迹地透出大气,既符合大报的气势,也要有教育的特征……时间紧张,我的思考也紧张。
而此时,工作总是扎堆来!27日午后,临时接到通知,部门需要承担一个重要的工作--全国高校党建会议闭幕,明天要出一个专版,手边只有数万字的几篇发言稿,而距离正常的拼版时间,还有不到两个小时……事不宜迟,立刻电话叫来编辑刘茜。加上3位实习生,部里一共5个人。任务及时分配完毕,大家各就各位。
以往,平面媒体刊登会议发言很难跳出窠臼,专版怎样作出新意?图!一个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我立刻把任务交给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胥丹丹,让她赶快寻找高校党建工作照片。筛选了无数个高校网站上的图片,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经过与几所高校的紧急沟通,终于在4点钟的时候收到了一批精彩纷呈的学生党建活动图片。
第二天,党建专版顺利见报。大家一致反映,这期会议专版风格清新,尤其是正中的4幅照片,青年学生党员在操场、山地的身影在版面正中灿烂绽放,使整个版面灵动起来,颇有"画龙点睛"之神韵。
雪中
上一场"战斗"的硝烟没有散尽,注意力和人马立即拉回到年终专版上来。31号见报,29号的时候大家还在组稿。中国传媒大学的小姑娘杨旎制作图表涨红了脸,南开大学的小伙子张弛连抽烟都顾不上了。
教育?教育!而在我的脑子里,始终盘旋着各种各样的"两个字"。一定要给年终专版想个绝妙的名字!部里的每个人都被我追问了不止一遍。大家不仅要赶时间完成年度教育大事、教育关键词等稿件的撰写工作,还要随时预备着被我"头脑风暴"一番。
孟二冬;教育公平;新《义务教育法》……年底,是盘点的时候了。盘点,总是少不了感动。感动我们的教育新闻,温暖人心的教育事件;教室里大眼睛的孩子,代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数字,人满为患的招聘会……这些印迹,都会散落在我们的年轮里。
年轮,教育年轮!对,就是它,这是给我们所有工作的绝好比喻啊。再加上刊头跃动的烛光,昭示着教育事业的暖意。正好,靳晓燕写的序言也有了题目:《温暖的冬季,希望在开花》!整个版真的是暖意融融了。
拼版了,全体出动。队伍"浩浩荡荡",团团围住了版面"总设计"、摄影美术部副主任霍然。新闻策划部陆彩荣主任也忙里偷闲,用相机为我们记录下了紧张工作的瞬间。下班时间早已过去,大家却浑然不觉,不知该怎样呵护2006年的最后一块版,方能体现我们对她的深情和诚意。
晚上9点,部门副主任周迅听到一切顺利的消息后,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了下来。走出报社的时候,我看到年轻的实习生们跳跃着希望的脸。是看到雪花的喜悦吗?
雪后
窗外白雪飞扬、屋内暖意融融。手上翻着彩版《2006年·中国成长报告》,部门的每位编辑和实习生心中都像雪后的空气一样畅快。白雪映衬着红色主题的版面,真有些过新年的气象。当这份薄薄的报纸像雪花一样飘落到每位读者的手上时,是否会给大家带来同样的新年的惊喜?
我们终于可以站到大大的落地窗前,观望窗外的雪景。有人说,因为少了我们,雪景美丽而略显孤单。去打雪仗好吗?
说一说,仅为表达心愿。大家都明白,这种安静的张望是片刻的。对于我们来说,新的任务随时会降临,工作也仍在继续。
我们的日子,总是在忙碌中充满惊喜,总是在琐碎中汇聚成就。
(作者为光明日报教育部《教育周刊》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