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去黄沙始见金
耿建扩 

  2006年夏,我经过长时间调查采写的《石家庄市医学专家缘何下乡趋热》一文经记者部、内参组和编委会领导精心修改后,在本报的《情况反映·知识界动态清样》第11期刊发,引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关注。文章刊发第二天即6月16日,两位中央领导同志分别作出重要批示。紧接着我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反映石家庄市城市支援农村卫生的长篇调查报告。卫生部部长高强亲临石家庄调研,对当地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河北省和石家庄市主要领导也都作出批示,或要求在全省推广石家庄市的经验做法,或致信光明日报社表示感谢。

  这篇文章之所以引起中央和地方领导的高度关注以及新闻界的共鸣,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透过"医学专家下乡趋热"这一现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揭示了"专家下乡在缓解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城市大医院和下乡专家同样受益匪浅,下乡带来的是互利共赢"的事物本质,改变了过去一直以来挂在人们嘴边的卫生下乡是单纯的"送温暖,作贡献"的固有观念,在新闻界发出了"专家下乡互利共赢"的先声。正是这一经过实践证明的结论,引起了包括中央领导同志在内的许多读者的认同。而新闻界大力宣传弘扬这一可喜的新趋势、新现象,无疑会引导全国各地更多的城市医院和专家看到并深刻认识"下乡支农利民利己"的重要意义,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下乡支农活动中来,为卫生事业自身的发展,为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实,"互惠共赢"这一结论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在长达3个多月时断时续的调查中,记者经历了一个不断怀疑否定直至最后肯定的"吹去黄沙始见金"的过程。应该说,作为曾经跑过卫生口的记者,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状况是比较熟悉的,对前些年部分医院和医生在下乡工作中消极应付的做法也是有所了解的。去年初,引起记者对"石家庄市医学专家下乡趋热"现象的调查缘于两个人不经意间的两句话。我的妻子在一家市属医院工作,一天下班后她对我说:"现在专家们都愿意下乡了,经常三五一组地主动下乡。"询问得知,市级医院普遍存在病源少"吃不饱"现象,专家在下乡为农民现场诊治时,对于重病患者,自然就会请他们到条件更好的市级医院就医,提高了市级医院的床位率和经济效益。在下乡过程中,医院和医生也树立了良好形象。时隔不久,一位市属医院院长也神秘地对我说:"这两年我经常强调和鼓励本院医生到农村去大显身手。"妻子的话得到了印证。卫生行业出现的这种专家主动下乡、自愿下乡的新趋势、新现象值得调查和研究!在随后一次次走访座谈中,在院长和医生们"作贡献"的"高调"和自身受益不愿启齿的"低调"中,记者触摸到城里医生下乡趋热的内在动因。

  如何看待这一现象?是好事还是坏事?城里医生在下乡过程中会不会出现过度逐利倾向?我又请来一些卫生界人士座谈。座谈中我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如果下乡医生过于逐利,就会失去农民群众的信任,最终受损的还是医院和医生自身。这样,经过反复思考,一个观点渐渐明晰:专家下乡的本质是可喜的"共赢",也只有这种"共赢",才能使下乡工作长期开展下去,这一现象值得肯定。

  这篇文章引起较大反响,另一个原因是文章触及了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如何缓解涉及亿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看病难、看病贵这一热点问题。这是党和政府正在千方百计下大力气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要破解这一矛盾,单纯靠城市专家下乡是远远不够的,但这篇文章,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新形势下加强卫生下乡工作的重要意义,为促进和引导卫生下乡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许基于这方面的原因,卫生部主要领导在看到这篇内参稿件后批示:"择时赴河北考察,实地调研;组织记者到河北调查大力宣传推广;研究建立城市支援农村的长效机制。""城市医务人员下乡对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提升乡镇卫生院能力水平、加强城市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和业务素质,以及打击非法行医都有积极作用。请认真总结宣传河北经验,并推动全国工作。"

  这篇文章的成功也提示记者,要以高度的职业敏感和社会责任感倾听和把握时代脉搏,用手中的笔及时客观地反映不断改革和创新的伟大时代。写稿子要把握好"度",讲究技巧,并要考虑读者的阅读规律。文章标题用了一个"趋"字,准确表现新趋势新现象,而没有溢美。标题用问句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正文的3个小标题又十分简练地从不同角度作了正面回答。全文用2500字的篇幅揭示复杂的"下乡趋热"现象,长短比较适宜,太短了说不清楚,太长了又容易导致读者阅读疲劳,影响阅读效果。

  (作者为光明日报驻河北记者站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