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康事迹报道前后
夏桂廉 

  2006年本报典型人物报道中,贵州山区教师陆永康事迹的三篇连续报道无疑是一个亮点。这一亮点是怎样形成的?我参加了其中的一点工作,现作一回顾。

  3月22日上午,上班不久,社办同志打来电话要求立即到总编辑办公室开会。由于宋言荣同志出差,我便上楼参加会议。当时在座的有天林总编辑、副总编翟惠生、编委李春林和教育部的同志。总编辑首先说,贵州有一位山区教师叫陆永康,双腿残疾只能跪着走路,但他多年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作出了突出成绩,事迹十分感人。中宣部拟近日推出这个典型。陆永康事迹很符合光明日报的特色,光明日报在报道中应当做得更好一些,我们一定要把陆永康的事迹宣传好。随后,领导们作出决定,立即派出小分队,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的稿件。小分队由文艺部付小悦、贵州记者站柳路和重庆记者站张国圣组成。付小悦去年在孟二冬典型报道中表现突出,领导们决定小分队由她负责。

  小分队人员确定后,报社领导又对报道的写作、特色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并决定记者当晚到贵州, 3月23日晚前拿出第一稿,3月24日见报。

  回到记者部,我立即与柳路、张国圣联系。张国圣正在进行采访,他听后立即表示停下手头采访,买机票准时到达贵阳。柳路正在黔西北赤水市采访,离贵阳有700多里路。当时天下雨,路况差,当晚赶回贵阳困难很多,但他表示一定克服困难赶回贵阳,并为第二天的采访作好准备。

  中午在楼道碰上付小悦,她说已订好了下午飞贵阳的机票。年轻的小悦,身体显得柔弱,但说起这次紧急采访,她仍表示了十分积极的态度。

  当晚,付小悦、张国圣、柳路即在贵阳会合。事后,柳路讲,为了不误事,他在回贵阳的车上多次与省委宣传部联系,请他们帮忙接机、安排住宿、提供陆永康事迹的基本材料等。待他赶回贵阳时,小悦、国圣已被宣传部的同志安顿好了。

  贵阳离陆永康所在的黔东南州三都县还有不少路程,其中一半是崎岖难行的山路。付小悦3人第二天一早即出发。天阴下雨,本来就颠簸不平的山路,愈加难走,下午3点才赶到目的地。其间我们多次电话联系,传达报社领导的关心,请他们注意安全。艰险的山路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那艰苦的环境也更让他们感到陆永康这位山村教师的高尚情操。

  车到山村,3人立即采访,同时知道新华社记者采访刚刚结束,这更增加了他们的紧迫感。由于在路上3人对陆的材料进行了讨论。因此,3人进入角色很快。采访结束后已是5点多。他们很快确定了三篇报道的主题结构内容。随即小悦执笔起草第一篇报道。

  7:30,第一篇报道传到记者部,我初编后即送还在办公室等着看这篇稿子的总编辑。

  由于小悦带去了报社领导对稿件的要求,她写的稿子是很成功的,但终因急,文章还需精编,标题也要修改。

  3月24日,稿子在1版头条见报,总编辑和当月总值班将主标题改为"忠诚跪教 境界参天",特色鲜明、夺人目光、颇为出彩,再配上陆永康的照片,版面处理十分突出。下午,编前会上,大家纷纷给予好评。此后连续两天的报道也是很出色的。

  8月,我到南京出差,遇到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管向群教授、南通大学党委书记王德明教授,他们都向我提起这组报道。管书记说,光明日报对陆永康事迹的报道,在中央几家报纸的报道中是最好的,它反映出光明日报的大报水平和风范。

  陆永康报道的成功,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精心指挥的结果,其次是我们确实有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高素质记者队伍,他们值得我们自豪!

  (作者为光明日报记者部副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