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见证中国教育发展
周迅 

  2006年12月31日午夜,辞旧迎新的钟声和着北国的瑞雪,伴着南国的细雨,在神州大地回荡。

  2006年,于国家,于报社,于部门都是有所作为,有所发展的一年。

  放眼全局,中国的发展世界瞩目。国际上,强权上演各种闹剧,中国不为所动,稳步发展,内政外交游刃有余,大国风范初显。全世界更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发展互惠于各国,有利于世界。

  大局之下,光明日报改革深化,气象更新;柔枝细叶,生机焕发。孟二冬报道,"鼓之以雷霆",声闻九州;和谐文化研讨,"润之以风雨",启迪人心。光明讲坛,鸿学硕儒云集;国学新版,文采风流荟萃。这是近年来少有的好局面:大文化特色日趋明朗,版面上"沉甸甸的报道"增多;谋事业正气开始上升,发行持续稳定增长。良性发展的势头开始显现。

  这一年,也是我们教育报道大丰收的一年。

  孟二冬典型报道是这一年光明日报最大的亮点。总书记对一位普通教师的亲切关怀,通过光明日报传向四面八方,在教育界乃至整个知识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是一场跨部门的会战。天林总编辑挂帅,惠生、德润副总编辑亲自筹划指挥。报社上下一心,通力合作,各显神通,各逞才藻。好报道不断,好文章叠出。

  我和教育部的编辑记者有幸参与其中。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王庆环,孩子来不及照顾,便投身于连续报道;怀有身孕的靳晓燕,奔波于报社和采访现场,一直忙到午夜。还有部门其他同志,都在默默地奉献。他们不辞辛苦,争担道义,敬业精神令人感奋,才华作为令人钦佩!

  2006年,和谐主题唱响神州,教育公平深入人心。

  国家在西部农村开始实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民的孩子第一次实现了免费上学。在边远农村,农民们兴高采烈,奔走相告,场面是那么感人;我们为此欢欣鼓舞,为国家的正确决策大声喝彩!一篇篇凝聚着感情和心血的报道,在我们手中完成,传向各地,传向世界。

  2006年,教育,让多少城乡贫困家庭子弟感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40个亿发展职业教育,而今年已经投入20个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设。20%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得到了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资助。国家坚持新增教育经费和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这,为无数家庭脱贫致富展现了美好的前景,必将成为社会和谐的础石、民族振兴的先声。

  2006年,素质教育的洪钟在中南海再次敲响。教师节期间,温家宝总理来到北京黄城根小学,来到教师们中间,深情祝节日,款款谈教育。对素质教育议论风发,见解深刻。

  总理的谈话,预示着教育改革将向纵深加速发展。"春江水暖鸭先知"。素质教育对教育的意义和要求何在?考核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怎解?考核向哪个方向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如何培养?我们策划的一篇篇专稿,承载着专家学者们的学理分析和独到见解,见诸《教育周刊》和新闻版,让广大读者看到了基础教育又一个姗姗而来的春天。

  2006年,我们见证了,高等教育在巩固成就中向更高水平迈进;我们见证了,世界顶尖大学的校长云集沪上,交流办学经验,探讨教育发展,为中国高等教育把脉献策;我们见证了,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乐章未休,特色兴校理念又成为校长们的新的探索……

  在投身报社的事业的同时,部门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王庆环、靳晓燕同志在报道孟二冬的战役中表现出色,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郭扶庚在年终专版的策划中大显身手,受到报社表扬;宋晓梦、朱振国、丰捷等老记者主动策划选题,文章受到部长和读者的肯定;练玉春、刘茜等年轻编辑精心做版,出彩出新,版面文章屡获好评。今年,部门获报社好稿达到100多篇。

  一年辛苦不寻常,今年花事赛往年。

  历史在笔下流淌,报纸在手中创新。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欣慰呢?

  (作者为光明日报教育部副主任)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