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才这篇大文章
张炳升 

  2005年,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在中组部以及报社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人才》专刊正式面世。作为前期策划工作参与者和具体联系人,我有许多难忘的回忆。

  2003年12月,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是建国以来中央第一次专门召开的全国人才会议。会议提出了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观念。

  为了积极宣传我国新时期实施的人才强国战略,各媒体都动了起来。本报更是如此,人才报道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有幸参加几次人才报道,更有亲身体会。2004年,部里安排我负责联系中组部,期间参加了由中组部策划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报道任务。从齐齐哈尔到大连,前后15天跑了11个城市。回来向报社、部门领导汇报后,在新闻版开设“振兴东北关键在人才”专栏,首篇报道《乘势而上重铸辉煌》在一版头条重要位置推出,先后发表新闻、人物专访共11篇,受到了各方的好评,也得到了中组部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表扬。

  2005年初,我又随中组部人才局深入上海、浙江、江西采访,回来后开辟“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专栏,发表各地重视人才工作的新闻报道和通讯8篇,《留学人才回国创业首选上海》等报道受到社内外好评。尽管如此,这些报道在具体版面安排上,还是给总编室添了不少麻烦,因为每组报道前后间隔、拖延时间较长。那时,为了催稿上版,我常对部门领导抱怨,如果有自己的版面就好了!

  也正因为这些报道,中组部有关部门更加了解本报,并和具体参与报道工作的记者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许多重要报道活动都邀请本报记者参加。一次,中组部人才局负责同志和记者谈到:《人民日报》有人才专刊,《光明日报》更应开办人才专刊,这可是符合贵报特色的!”回来后,我及时向国内政治部韩秀琪主任汇报,他让我先做前期调研和策划工作,由他先向分管的报社副总编辑翟惠生报告,很快得到翟惠生同志的首肯和支持,让我们尽快拿出方案来。事不宜迟,我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方案第一稿。老韩召集副主任马兴宇、张传亚等几位同志一起讨论和修改,并对办刊宗旨、栏目设置等重新定位,先后几易其稿,最后上报报社编委会并顺利通过,定于4月25日创刊。

  应该说,在开辟《人才》专刊的过程中,报社和部门的领导非常重视,给予全力支持。他们能把握大局,以高度的责任和新闻敏感,使得《人才》专刊能在较短时间(40天)内面世,成为继《人民日报》之后第二家开办《人才》专刊的中央党报。

  尽管《人才》是双周刊,但是,《人才》能围绕我国人才领域的焦点和热点,发表了一批有见地、有质量的好报道和好文章。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人才评价体系以及公务员考试设计等许多重要问题都及时予以报道。2005年以来,由中组部、中国科学院等发起和组织的“院士专家西部行”活动,本报给予高度重视和报道,先后刊发《播撒科技种子、传扬创新思想》、《院士专家为宁夏发展“把脉开方”》等一批新闻报道和新闻照片。

  作为我党联系知识分子的党报,长期以来,《光明日报》一直在围绕并强调特色上做文章。那么,新创办的《人才》版如何突出其特点,一直困扰着我。《人才》必须新辟蹊径,找好角度,办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开办之初,部里一再强调,一定要加强选题策划,做好人才这篇大文章。如针对我国各个行业,长期以来为何缺乏世界级学术大师、培养不出更多杰出工程师,为何输送不了更多具有国内外重大影响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权威等一些备受人们关注的话题。《人才》陆续推出了独家报道:《学术大师何以造就》、《期待企业拥有更多院士》等,这些报道刊发后,在社内外获得了好评,并被评为好稿。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人才安全问题日趋突出,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构成严重威胁。为此,本版刊发特约文章《构建人才安全体系刻不容缓》 等报道。针对国内兴起的工商管理办学热潮以及青年学子趋之若骛的现状,本报推出重头文章《MBA急需树立中国品牌》,记者提出:MBA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要打造中国的品牌优势。这些报道得到中组部有关领导的好评,认为本报新闻报道很大气,也很有力度。

  总之,新创办的《人才》专刊,经过半年多的探索,前后刊出十二期,刊发了一些质量不错的文章,受到了社内外同仁的认可。不仅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有不少教训。中组部人才局以及本报教育部主任汪大勇、新闻研究部主任徐华西、记者部主任宋言荣都给予热情肯定和支持,并对今后办刊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信心和动力,我们愿意在新的一年里,加强策划,做好选题,勤奋工作,扎实采访,把《人才》专刊办得更好。

  (作者为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记者)


返回光明网主页  返回报史馆首页  网友留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