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是光明日报令人难忘的一年。
新世纪新阶段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着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巨大挑战,报纸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自觉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一致,深入宣传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提高质量"上创新宣传形式、创新宣传内容和创新宣传手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舆论支持和智力帮助。
面对这一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光明日报编委会在深刻研究新兴传媒对传统传播业重大冲击的现状,总结以往宣传报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报纸的性质、定位、特色,既坚持报纸是"联系知识分子的桥梁和纽带"、"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又鲜明地提出--《光明日报》是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阵地和工具,要把《光明日报》办成当代中国的"文化日记"、"学术日记"。
当代中国的 "文化日记"、 "学术日记"这一新的光明理念一提出,立即得到全社员工的热烈响应,成为大家议论的共同工作话题。
把《光明日报》办成当代中国的 "文化日记"、"学术日记",反映了新时期党和政府联系知识分子的迫切要求,也体现了光明日报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新的办报思想指导下,总编辑不顾援藏十年给身体带来的各种不适,夜以继日地与编委会其他领导策划系列重大深度宣传报道课题。
"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
"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评论";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系列专家访谈";
"十六大以来精神文明建设述评";
"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系列述评";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系列评论";
"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先进事迹宣传";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的光荣使命";
……
一项项重大策划、一个个重大课题、一篇篇重大报道,都是在向 "文化日记"、"学术日记"增添鲜活内容的自觉行动。
我有幸目睹了本报2005年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活动的实施;我有幸参加了本报2005年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活动的一部分工作;我有幸在本报2005年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活动中提高了创造性思维。
这使我对《光明日报》的责任、使命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这使我对光明日报的事业、前途更充满了坚定信心。
不能忘却的记忆之一:责任
"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系列述评,是新任总编辑上班后策划的第一个重大报道项目。可就在我拿到系列述评的第一篇题目后,并没有认识到它对本报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我作为理论部的一名编辑,积极宣传十六大以来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一系列精神,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以及组织大量这方面的重点理论文章应当说并不少。可说实在的,积极宣传、组织稿件,除了有自觉与中央保持一致的意识外,应当说还是为了完成所负责的宣传任务。至于宣传要站到多么高、多么宏观的角度,想得并不多。这次写稿前,总编辑把我们召在一起谈文章构思。他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从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的新飞跃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升华上,引导我们提高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刻认识。听着总编辑那时而史论,时而政论,时而对报社宣传充满深切希望的言语,以及对我们所要撰写的文章,从立意到措辞,从布局到段落,一一给予指点。我深深地被感动了。那时,我又一次真切领悟到了编委会强调大局、强调特色、强调党报性质的涵义。
文章初稿写出后,天林总编辑、景瑞副总编和惠生副总编认真审阅、提出意见,并亲自进行编辑、把关、修改和增色。天林总编辑特意要求文章要写出文采来,题目最好有诗意。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精彩的题目来。最后,是在文学功底深厚的惠生副总编与东平副总编的智慧下,才推出《风正潮平扬帆时》这一响亮而又富有深刻涵义的大标题。文章刊出后,这个标题被中央领导在讲话中采用。那时,文稿几经修改已11000字之多。我曾忐忑不安地问天林总编:"字数太多了,我应当在哪里大刀阔斧地删呢?"总编辑说:"不要用字数限制了文章,宜长则长,宜短则短。这样重要的文章,更不要受字数限制。"
系列文章审定后,用一个什么样的副标题,既可以突出文章的系列性,又可以涵盖不同文章的主题?天林总编辑提出,用"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当系列述评的副标题。这一提法,对本报站在理论宣传的前沿,给予了新的启示。
2005年9月26日一版头条转四版,推出了11000多字的首篇述评:《风正潮平扬帆时--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一)》。述评见报后,立即引起社会较大反响。当天上午11点,中央办公厅法规室副主任张谦来电话说,文章写得很好,下了不少功夫,也很系统,把什么是科学发展观讲得很清楚,特别是把胡锦涛总书记多次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实践来源、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很好地梳理并串连在了一起,让人可以比较概括完整地了解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受到很大启发。接着,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求是杂志社编审曹勇进、海军政治部主任范印华、广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温宪元、国防大学副教务长夏兴有、中央党校邓研中心张学森等说,一气读完文章,体现了《光明日报》的气魄和力度。《经济日报》理论部副主任胡敏说,他把文章剪下来,存了起来。
9月27日--10月11日,本报又连续推出《以人为本顺民心--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二)》、《神州无处不和风--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三)》、《中国经济巨轮平稳前行--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四)》、《和谐社会呼唤素质教育--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五)》、《高科技奏响自主创新强音--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六)》、《科学技术造福千家万户--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七)》。
这组系列述评,在读者中反响热烈,受到各界好评。中宣部新闻阅评小组专门对此系列述评进行了阅评,认为此系列述评对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理论界许多专家学者指出,《光明日报》用这样大的篇幅和版面推出多方位、多视角的系列深度报道,前所未有,令人振奋!同时,他们对本报提出的"在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旗帜下"的新提法,给予充分肯定。
不能忘却的记忆之二:使命
2005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在京成立。那天,本报总编辑作为贵宾被邀请出席成立大会,在主席台就坐。我作为记者到会采访。
庆祝大会在雄伟的国际歌声中开得庄严而隆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主持会议。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学术理论界的著名专家学者400多人出席会议,共同祝贺这一思想理论界的大事。
虽然,我知道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这一事情很重要,但觉得只能发一消息。因而,没有考虑怎么样进一步宣传。散会后,许多本报的老作者、著名专家陶德麟、黄楠森、陈先达、靳辉明等见到我十分高兴,我们交谈了好一会儿话。这期间,我听到手机响了几次,可我不愿意在老专家们面前接,因为我认为在与他们交谈中接手机是对他们不尊重。可是,我没有想到,这几次的手机响竟是总编辑的秘书打来的。那时,他们已经在回报社的路上了。接通手机后,总编辑说,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是件大事,你写篇本报评论员文章,题目是《光荣的使命》,今天用。
接到任务,我深感内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本来,我是记者采访会议,宣传想法由我提出才是,可我并没有想到。"光荣的使命",这一命题拿到手,感到沉甸甸的。是呀!我自己的新闻工作使命都没"写"好,还怎么写"光荣的使命" 评论员文章。
我知道,我没有为一版写过这么应急的重要的本报评论员文章;我也知道,评论员文章与理论文章的写法和风格很不相同,对我来说有不小的难度。但是,我想,我有责任、有义务要完成好我新的"光荣的使命"。
当日午夜,3000多字的本报评论《光荣的使命》,在春林等几位编委的精心编辑和润色后,得以定稿。
2005年12月27日,本报一版及时刊出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消息,同时,在一版配发了《光荣的使命──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的本报评论员文章。这使我们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这件大事得到很好的高扬!
随后,我又按编委会的要求,立即采访了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兼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冷溶同志。
2005年12月28日,本报一版转三版刊出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贡献--访中国社科院常务副院长兼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冷溶》一文。
2005年12月30日,本报二版刊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云山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005年12月31日,本报二版刊出《马克思主义研究网开通》的消息,进一步向读者介绍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及其主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网》(myy.cass.cn)的文献检索、查阅信息等情况。
这一组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的宣传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一些读者给报社来电说,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新的挑战和攻击的时候,《光明日报》加大宣传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力度,显示了《光明日报》看站得高,看得远。一些老专家学者说,《光明日报》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诞辰112周年之际,用这么多的版面祝贺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成立并发表评论员文章,以及用长篇访谈形式介绍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的概况,仅此一家,十分难得,令人振奋和鼓舞。
在这组报道过程中,我对自己所肩负的新闻工作的"光荣的使命",对自己所肩负的光明事业的"光荣的使命",也打下深深的烙印。
这就是责任。
这就是使命。
有这么多学养深厚的光明人。
光明必将再造辉煌!
(作者为光明日报理论部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