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倡要终身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2007年,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于1月份通过全国同期举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参加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学习。从9月入学至今,第一个学期已经结束。虽然平时要上班,周末还得上课,感觉非常忙碌。可这期间有很多事情,仍然值得回忆。
对京华时报社社长的提问
开学后不久,有一次上新闻实务课,老师请来了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讲媒体经营与管理。事前,老师要大家做好准备,课上可以自由提问,就新闻实务相关话题多作探讨。
准备归准备,有些事情还得看实际情况灵活变化。
吴海民来了。他环视教室一周,拧开矿泉水瓶盖,喝了一口,问:"大家有没有在报社工作的?"
也许他当时并非真的关心谁在报社工作,更有可能是担心在讲课过程中不小心说漏了嘴,得罪了报业同行,因为在座的同学大多来自新闻单位。北京地区报业市场竞争激烈,京华时报老总讲课,言谈之间难免会涉及到对竞争对手的点评与褒贬。事实上,他在讲课的时候,就多次提到了同为北京地区都市报的新京报。
有一次他说着说着就进入了"忘我境界",而他所说的关于新京报的情况有些是真,有些在我看来也属个人主观臆想。我忍不住顺口插了一句。一直滔滔不绝的吴海民猛地扭过头来,右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脑门上一抹,然后指着我,语气快速而急切:
"你是新京报的?"
全班哄堂大笑。
在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吴海民在课上抛出了他关于媒体建设的"木桶理论",讲述了自己伴随京华时报的创办和发展所积累下来的一些思考和心得,有些东西确实给我带来了启示。在课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提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最后一刻,我更是把问题连珠炮般地抛向了他:
"您一开始就说,京华时报已经赢利了。现在一年除去所有开支能赚多少钱?几年下来总共又赚了多少?在北京报业市场排名第几?"
"您怎样看待和如何开展舆论监督?"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菲利普· 迈耶在他的新书《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报业》中说,面对信息时代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冲击,报纸即将消失。您会继续看好报纸的未来吗?传统传媒如何应对媒体变局?"
"时间不多,前面两个可以简答,后面的可以详细点。"
同学们又是一阵大笑。
为了回答我的提问,吴社长对其他同学已经提出的问题,有些省略掉了,一边回答还一边问:"我这样回答可以吗?你该满意了吧?"
报网互动成必然趋势
传统媒体与网络及其他新媒体通过互动,实现双赢,已经越来越成为业界和理论界的共识。巧合的是,我在3月份参加北大复试面试时,竟然以"神手"从一大堆备选问题中抽到了一张"上上签":结合传播学有关理论谈网络舆论的影响及引导方面的问题。这正是我熟悉的。不像有些同学,抽到的问题闻所未闻,一看就傻眼了。
面对5位一字排开的专业"考官",我在按要求回答了相关理论方面的问题后,紧接着举出了实例进一步说明。
我说,刚刚结束的全国人大、政协会议,光明日报充分利用网络在沟通和联络受众方面的独特优势,积极、正确引导舆论,广大网友反响强烈。特别是光明网在"两会"报道中多年来第一次开设了"我向两会代表、委员提问"、"我向温家宝总理提问"等栏目,广大网友踊跃参与,留言很多。光明日报参加"两会"报道的记者每天都会把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带到"两会"上,请代表、委员解答,采访结果第二天就会在报纸上刊登,网上也会转载。这样既避免了以往记者个人提问可能出现的局限性,可以集思广益,也刺激了网友参与网络提问和讨论国家大事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和互动。光明日报和光明网的实践,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赞扬。我的回答听得几位主考老师频频点头。
学习期间,同学们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关于媒体的讨论。有时候,他们对一些情况不太了解甚至是误解,尤其是涉及到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单位时,我会向他们解释说明。这时候,作为这个集团的唯一代表,我完全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也利用课堂发言等有关机会,向老师和同学们宣扬光明网乃至整个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的相关情况,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于文化特色以及"建设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了解。
我在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去北大学习的过程中,报社副总编辑何东平、部门领导张碧涌、吴小京从始至终都非常重视和关心,并提供了很多帮助。部门其他相关同志也通过不同方式给予了支持。我深深感到,我生活在一个和谐的部门,和谐的集体中。和谐,在这里并非一句空话。
(作者为光明日报网络信息部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