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主要是做编辑工作,而2007年的秋、冬季对我来说,却是个采访的丰收季节。从11月中旬获取《绿色王平:生态文明的启示》和12月中旬的《北京:帮吧助农民走上致富路》两条新闻线索到完稿的采访过程,使我再一次领悟了"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真谛。
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垃圾分类的新闻线索是从循环经济专家王维平教授那儿获知的,尽管我对王教授在废品回收再利用方面的工作和理论观点比较了解,但当他说起调研垃圾分类过程的细节时,我还是有些吃惊:当初,为了获取第一手垃圾资源数据,他从拾荒人手里买了一身破烂衣服,乔装打扮成拾荒人,闻着熏人的恶臭,忍着蚊虫叮咬,经常混在拾荒人群中,一起到垃圾堆中捡拾垃圾,体验生活,逐渐掌握了第一手可回收废品的公开和地下销售渠道走向等许多事例和真实数据。以致后来,王教授与国内外同行研讨时,交流了当时国际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垃圾是第二战略资源,也是世界上唯一可再生的资源"这一新提法,为具体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农村垃圾分类的构想以及后来的试点工作奠定了科学、可行的基础。
这次王平镇的垃圾分类,是王教授和北京市农研中心专家冯建国搞的试点,也是王教授从垃圾资源理论到实践的成功尝试。
为了把垃圾分类的思想和做法顺利灌输到试点村的每家农户,冯建国用了大半年时间往王平镇各村跑了50多次,给农民讲垃圾分类"利己、利国、利子孙"的好处、方法和收益。加上区、镇各级党委的全力支持、配合,经过多次培训,农民逐渐对垃圾分类理解了、接受了,而且做得很好、很实,其中的感人细节可想而知。
采访"帮吧"新闻,给我的印象更深刻。线索是由于我的笔记本电脑杀毒软件不能杀毒引起的。经王维平教授介绍,让北京市管委科技处的李立明处长帮忙解决这个小问题。
李处长爽快地把我领到了他的办公室,拿起电话,对着他的笔记本电脑说:"给任记者找到他需要的卡巴斯基激活码,快点啊。"只见电脑中鼠标自动起来,只几秒钟,就下载出来了。我一愣,鼠标怎么会自己动呢?李处长看出我很纳闷,于是他带我下楼,来到他们正在试验过程中的一间不大的"帮吧"操作室,3名年轻的科技人员正守在电脑前操作着。
"你看,这就是刚才指导你的现场。"李处长说,"我们正找毛病,成熟后,这项技术要用在农民身上。农民想知道什么,只要用他们和电脑连在一起的电话通话,农民那边的电脑就能和我们的电脑连上,技术人员就可以指导农民了解想要知道的信息了。这项技术一旦问世,将由大学生志愿者承担这项工作,是义务服务。"我详细询问了操作方面的各种情况后,立刻兴奋起来,意识到这条新闻线索的重要价值。
"帮吧"专利技术主要是得到了国家863计划资助的一些经费,由几家科研单位研制成的新技术,目的是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关于加快信息化工作精神,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工作。在与李处长的经常接触中,看他一天到晚总也忙不完的繁杂的工作头绪、那从不降温的工作热度、简洁的话语和极高的效率,我很受感动,仿佛也被"传染"上了一种工作动力。
我到北京市大兴区北蒲洲营村的"数字家园"采访农民用"帮吧"的情况时,为我引路的是"帮吧"专项负责人韩芝润。在路上,他对我讲述了选择试点和大学生"村官"反复教给农民学习的过程。半年来,他几乎天天盯在村里,许多具体的琐碎事儿,都由他和大学生"村官"现场解答、处理,他无悔地说:"这事儿挺劳神"。"帮吧"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与韩芝润同志经常到村里及时疏通各种碎事儿是分不开的。
与这些同志接触,使我感知"帮吧"的成功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吧"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哪一个环节缺少敬业的同志在那里"较真儿",恐怕也不会这么顺利而高效率地往前推进。
从这两件新事物的实施中,我体会到一种可贵的精神:这是一种敬业精神!一种执著精神!一种认真的精神!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这两次新闻采访,还有个很深的感受一直在我脑际萦绕,那就是:王平镇那一脸削瘦的耿书记,满脸"核桃皮"皱纹的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北蒲洲营村那双用来操作电脑,布满老茧的粗糙的手,那一双双凝望着我的质朴的眼神,他们都有着一种热切的期盼……不由得,让我忆起了30多年前,我15岁在内蒙古插队时的那段农村情结:这儿的农民也是那样质朴、善良、憨厚,也有着一种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这两次采访,无论是接触专家、科技人员,还是农民,每忆至此,心里就有一种"看到你们格外亲"的涌动。这个秋、冬季节给我最大的收获是:深入一线采访是多么有价值!生活是那么火热!基层的人们是那样燃烧着激情!基层有记者永远也发掘不完的采访素材。
(作者为光明日报国内政治部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