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禅师青原惟信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联系金猪岁末自己竞聘新版《大学生活》主编的前前后后,似可为此禅语作一注脚。
2007年12月17日,报社编委会决定推出《调查报告》、《大学生活》和《中华民族大家庭巡礼》3块新版,并将以全社公开竞聘的方式确定版面主编。得知这一消息,我立刻想到2005年、2006年本报进行的两次新增版面创新,《观察与探索》、《改革与创新》、《人物》、《国学》、《光明讲坛》、《人物》及《体育》等版面以浓郁的"光明"特色精彩亮相,在实践中体现"做中国文化日记、学术日记"的担当精神,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这些版面的主编们当年正是凭借对报纸的拳拳深情与高度负责精神,积极参聘,围绕版面的定位、特色和报纸在全局中的特殊地位、作用,认真思考,全心投入,努力攀登……
怀着对这种进取精神的感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大学生活》作为我的关注目标。在我的理解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在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竞争的背景下,大学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素质对于中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光明日报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而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是知识分子的后备军和有生力量,是最前沿、最活跃、最创新、最具可塑性的群体,是国家的未来栋梁,也是本报最具潜力的读者群。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导向,落实"三贴近"要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成长成材,为高教改革、就业制度、学校与社会的和谐衔接乃至全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发出"光明"的声音,作出积极的参与--这些正是《大学生活》题中应有之义。没有过多深思,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大学生活》就是大学生活--我对这块版面的认识,就是如此直观。
然而直观总是伴随着简单。
"是大学生吗?"
"高校待过七年!"
"知道大学生现在都想什么吗?"
"……"
几句问答,我已语噎。
同样,在竞聘现场,评委老师的一连串提问也让我渐渐感觉这块新版变得陌生、遥远、复杂、特殊……大学生是未来的知识分子,目前有多少大学生在阅读本报?《大学生活》如何办得让读者喜闻乐见?这块版是办给大学生看还是办给关心大学生的人看?如何避免做成学校的形象宣传?从哪些方面考虑创新版面形式?《大学生活》与《大学生生活》两个名称哪个更妥贴?每期以某个事件或以某个学校做主题的利弊各是什么?如何与高校的宣传部、团委、学生会实现良性互动?在该版新闻时效性偏弱的情形下如何提高其影响力?……真理不辩不明,我以自己的理解、思考与打算"抵挡"着前辈老师善意的"挑战",幻想能如传说中武林高手一般袍袖轻挥,对难题来个干脆、完美、漂亮的"解决"。然而现实却是每回答完一个问题,我的信心就像气球被松开口子似的瘪下去一些,因为每一个问题看似波澜不惊却又耐人深思,令我的答案经不起进一步推敲,思路稚嫩毕现!
而迷茫和彷徨,更笼罩在竞聘成功后我与人大、北大、清华的"沟通之路"上:在人大,相关师生慎虑如何通过版面彰显学校人文、历史的厚重,既反映学生所思所想,又透射校园文化的广度和厚度;在北大,有关教授深思怎样切入一点体现大学精神、优势、水平,从更高层次引导价值观,关注大学责任、民族复兴;在清华,专家代表探索"开门办报"之径,设想如何借助学生社团的力量,在展现历史沉淀的同时让版面充满时代气息及校园感……这其中,大家相同的思考是:怎样从独特视角对本校品质、传统、校风进行最具特色的展示?又怎样不让这种展示滑向"大学形象宣传"的惯有套路?如何亮出本校的个性特点,又如何令这一特点因其共性而受到普遍关注?与校方领导的沟通过程中,我每每陷入认识的"九曲迷宫",头绪芜杂,错综离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没有设定的模式指引,究竟什么样的《大学生活》才是期盼中理想的《大学生活》?
经历了禅宗揭示的第一种境界,现在的我还在第二种境界里"挣扎",努力追求着第三种境界。总编辑曾经语重心长地讲过,新版的推出很有必要,同时也很难,需要我们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开阔思路,在实践中逐步解决问题。这种爱护与鼓励,正成为我前进的不竭动力。与2007年挥手再见之时,我感恩生活,感恩身边所有的人,特别感恩可敬、可亲的领导、前辈、同事,是你们提出一个精妙创意给我指引,推荐一篇经典文章给我启迪,讲述一个生活故事给我感悟,递送一叠校园报纸给我帮助……我希望:当实践累积到一定程度,经过不断的思考、磨合、解放思想、自我否定,最终明白版面所追求的是什么,所放弃的是什么,由此能够从容应对,游刃有余。那时,山依然青翠,水依然奔涌,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具有另一种内涵了。
(作者为光明日报《大学生活》版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