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探索》是光明日报在2007年推出的一个深度报道版面,以新闻事件为切入点,以引导社会热点为己任,以"逼近第一落点、追踪新闻事件、解读社会现象、服务知识分子"为定位,注重多层面、多角度、快时效的报道。这个版每周一至五刊出,每天一个整版,版次频、版量大、人手少,要实现上述定位,非常不容易。2007年,在报社领导的支持和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下,该版中的"观察"专栏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名专栏"称号。成绩的背后是众多编辑和记者们的辛勤付出,在此,我谨用手中的笔记录下2007年中我们工作的两个小片断。
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晴间多云 6℃/-5℃ 北转南风二、三级
2007年1月16日晚,我上夜班,11点多的时候,在网上浏览了一下当天的新闻,发现网上对央视主播芮成钢一篇博客文章引发的"星巴克该不该搬出故宫"的话题议论纷纷。我知道,知识分子对这类话题很关注,但星巴克毕竟是外企,又在故宫里面经营,作为中央党报,光明日报的发言应慎之又慎。策划这样的报道应从哪个角度入手?我想先请文艺部专门跑文物口的记者李韵问问有关专家,他们对这一尺度的把握至关重要。于是未加思索便给李韵发了一条短信,发完,我才意识到此时已经是深夜了。
回到家已是1月17日凌晨1点多了,天很冷,浑身疼得难受,我想是感冒了,吃了片百服宁,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是1月17日早上8点多,赶紧给李韵打了一个电话,她很痛快地答应先问问故宫博物院的有关情况。
之后我又给张玉玲和董城打了电话。张玉玲和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的专家王景慧相熟,可能会采访到一些独到的观点。董城这个小伙子虽然还在实习,但笔头很快,认识的专家也多,已经写了不少好稿。
17日下午,史楠上班后,我们对网友的观点作了比较、摘编,整理出了三个方面的意见。
由于记者、编辑们的高效工作,文章在1月17日晚上9点拼版之前全部到齐、编好。2007年1月18日,《观察与探索》版发表了一组文章,探讨星巴克开进故宫的问题。其中既有对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独家专访,又有罗哲文、秦序、谢凝高、杜晓帆4位专家的观点交锋,还有王景慧的独家视角。既有网友热辩,又有本报"跑口"记者的一家之言,最后还配了一篇评论。每篇报道各尽其责,又浑然一体。这些报道是:《星巴克该不该搬出故宫》、《故宫观点:开星巴克并非盲目》、《网友热辩"星巴克开进故宫" 》、《由星巴克看文物环境的保护》、《专家交锋"星巴克开进故宫"》、《重要的不是让星巴克搬出宫》。
18日一早,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栏目逐一进行了口播。看来,我们的功夫没有白费。董城说:"蔺老师,参加这样的报道真过瘾。"
事后我听李韵说,报道中提到的一位专家谈起这组文章时说,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后来都上门要求采访,手中不约而同拿的是1月18日的《光明日报》。(作者注:此段为补记。)
2007年7月4日 星期三 多云转阴 34℃/22℃ 北转南风二、三级
2007年7月3日上午11点不到,我快到报社的时候,接到文艺橙的短信,说在采前会上说了一个话题,需要赶紧策划一下:有媒体报道在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南京,一处工地因施工损毁了近10座六朝古墓。她说已和江苏站站长郑晋鸣联系,郑老师的态度是今天可以把稿子写出来,但明天务必见报,否则等其他各大媒体一报道,就没有什么时效了。我让文艺橙给郑老师回复说,没问题,但是一定要去现场,要拍照片回来,哪怕光是黄土也要拍下来。
以往各地古墓因施工而损毁的情况屡屡发生,社会对此类事件反响极为强烈。面对这样一起广为关注的文化事件,又符合我们的报道特色,我们要做的就是策划好,准确表明立场和观点,并从篇幅上给予保证。那么,遭损毁的到底是什么墓葬?从本次事件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地下文物保护还面临着哪些问题?下午,我们又和记者李韵、张玉玲、钱建强、柳霞做了深入沟通,我还到国际部给驻意大利记者马赛打了电话,邀请他写一写意大利是如何进行文物保护的。在大家的齐心协作下,在短短六个小时内,我们成功策划了这组报道:请郑晋鸣撰写了《南京墓葬毁坏背后的地下文物保护困局》,首次澄清了这次毁坏的不是六朝古墓,也没有10座;请钱建强撰写了评论《警惕历史文物的"推土机"》;请李韵和柳霞撰写了《如何加强地下文物保护》;请张玉玲撰写了《历史名城规划贵在从墙上到地上》,他们用熟练的文笔、快速的写作,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文物事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权威、多维的解读。
7月3日晚,我身体不太舒服,先回家了。史楠和吴潇怡两位编辑告诉我,等他们忙完回到家已经是7月4日凌晨两点多了,他们又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
南京文物部门的负责人称,这是中央媒体里面报道最权威、最准确的一组报道。文章刊出后,央视"媒体广场"对其中的两篇文章做了详细摘播,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站转载,扩大了报社的影响。(作者注:此段为补记。)
(作者为光明日报《观察与探索》版主编)
|